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诗十首·其四》
《荔枝诗十首·其四》全文
明 / 释今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前村昨日见花开,屋后今朝摘几回。

只恐眼前红易尽,忍思盘上雪成堆。

悲心于尔非怜色,慷慨逢人倍护才。

此日枝头须认取,莫教空树始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细腻描绘了荔枝从花到果的变化过程,以及诗人对荔枝的深情厚意。首句“前村昨日见花开”,以倒叙手法,先写荔枝花盛开之景,营造出一种时间的错落感,引人遐想。接着“屋后今朝摘几回”,转而描述采摘荔枝的过程,通过“几回”二字,既表现了采摘的频繁,也暗示了荔枝成熟的时间跨度。

“只恐眼前红易尽,忍思盘上雪成堆。”这两句运用对比和比喻,将荔枝由红变白的过程比作“红易尽”与“雪成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荔枝从鲜红到洁白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由盛转衰的惋惜之情。“悲心于尔非怜色,慷慨逢人倍护才。”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诗人不仅怜爱荔枝的美丽颜色,更珍视其独特的品质,对荔枝的保护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此日枝头须认取,莫教空树始徘徊。”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一切都消失后才后悔,充满了人生的哲理。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之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释今白
朝代:明

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俗姓谢,原名淩霄。诸生。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禅师薙染登具。十年,值雷峰建置梵刹,工用不赀,白发愿行募,沿门持钵十馀载,丛林规制次第具举。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探春慢.闻白云梅花盛开侧笠负壶寻行三五里不见徘徊云水间久之黯然而返

倚袖杯深,回灯笛婉,一别三年信杳。

东阁吟仙,南湖桨女,今日相逢应肖。

知有微香引,又脉脉、背风沉了。

可见数点残花,桥边和雪流到。消息恁知迟早。

须抱怨难堪,空山枯槁。

只月招魂,无人寻梦,瘦韵谁怜卿好。

几向前溪问,乱一带、疏林荒草。

何限相思,隔烟传与啼鸟。

(0)

壶中天.北池白莲盛开

秋心凉到,尚凌波无恙,相招小住。

摺扇轻衫人面面,分占闲愁多许。

幽梦横阑,微飔度影,欲我依依语。

满城烟黍,鸥槃人在何处。

听否水阁西边,湘帘漾夕,细细修箫谱。

低唱惜红衣一曲,回首昨宵风雨。

薄醉偏宜,相怜不尽,带得香归去。

苍茫天际,海东新月才吐。

(0)

庆宫春

天泬浮晴,水明通爽,远楼一笛吹起。

无尽蘋花,新痕宿翠,荡摇如有几里。

故鸿沉久,算除却、幽心堪寄。

秋风凉到,关甚闲愁,感来如此。

数年不过湖南,桨碧舲红,更谁同舣。阑干烟隙。

平横落照,苒苒垂杨还倚。那春欢梦。

堕多少、杯心帘底。天涯黄九。未懒吟情,旧人知否。

(0)

洞仙歌·其三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

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

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0)

卖花声/浪淘沙.酒深灯灺春人欲离怆成短阕

疏髻亸珠蝉。翠奼红娟。春宵似海误伊眠。

窗月有香花在水,人语吹烟。一语一生怜。

黯绝离筵。明朝要上越江船。

又是匆匆如梦里,莫说当年。

(0)

洞仙歌四首·其二

湘钩袅凤,溜鬓边花朵。粉瓣无声点衣妥。

把残红掬起,碧唾微黏,揉半晌,掷去要人兜里。

相看旋背面,多事佯羞,窥镜频疑翠鬟亸。

徙倚碧窗纱,待诉相思,又斜日、柳梢欲堕。

便临去、搴衣总无言,算两点犀心,不须猜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