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
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
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
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
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相聚的渴望。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感受。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开篇即以“悬黎”(可能指某种珍贵的玉石)和“日高弄影”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背景。
“姊妹花枝镜边并”,通过“姊妹”、“花枝”和“镜边并”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密的场景,预示着即将出现的欢聚时刻。
“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这里通过“玉颓香懒”和“撩乱梳头”的动作,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动作细节,更蕴含了主人公内心的慵懒与不安,为后续的情感发展埋下伏笔。
“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通过“佯睡”和“酸病”的描述,进一步展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相聚的期待,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和忧伤。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这一句将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相结合,通过“温存”、“送喜迎愁”和“春潮鲤鱼信”的比喻,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时间的流逝感。
“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通过“生怕别”和“梦云天迥”的对比,强调了对离别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于未来相聚的渴望。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最后几句通过“纤柳”、“湖阴”、“吹花”、“月帆烟艇”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相聚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细腻情感的描绘和丰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爱情主题,以及对相聚与离别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