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言志》
《言志》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古风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髡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

鴳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

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

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

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

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0)
注释
九垠:极远的边际。
亿丑:众多的丑恶之人。
四皓翁:指汉代四位有名的隐士。
仲连父: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孟尝君。
冥鸿:指飞翔在高空的鸿雁。
矰缴:古代射鸟用的短箭和绳索。
闰位:指非正常的帝王位。
李陵:汉代将领,因投降匈奴而受贬。
卫律:汉代将领,与李陵一同降敌。
结缨:古代礼仪,遇事结好衣带以示决心。
子路:孔子弟子,忠诚勇敢。
翻译
无垠的世界化为妖魅,无数丑恶被俘虏。
既无法改变身份,在吴国结束生命,也无法在鲁国做奴隶。
远走高飞不如四皓老人,隐居避世不如仲连父亲。
飞翔的鸿雁落入箭矢,巨鲸陷入渔网。
麻雀燕子上下纷争,蝼蚁之间随意亲昵。
战乱遍野,岁月将尽,天涯海角春意阑珊。
百年生涯落魄,万里行程艰辛。
生不逢时,遭遇诸多不幸,求仁得仁,还有什么可说。
死亡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其价值何在。
女子低头守护头巾,男子咬牙面对刀锯。
慷慨赴死容易避免,从容取义却不易。
仁人志士树立道义,如同天地间的支柱。
以身殉道,不苟且偷生,道义光照千秋。
孔子虽未称王,但其思想并未废弃,中原土地上兽蹄鸟迹交错。
闰位应在三七之间,最终礼乐应归真主。
李陵、卫律之罪滔天,恶名流传至今。
种瓜东门的愿望无法实现,尸骨暴露匈奴之地实属必然。
读书一生为何,面临危难,忧虑与恐惧何在。
罢了,易箦之事不必效仿曾参,结缨之节仍需学习子路。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全诗围绕“言志”这一主题,以强烈的情感和锐利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危机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诗人开篇即以“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表现了对历史沧桑和民族灾难的感慨。九垠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九鼎,象征国家政权的象征;亿丑则是战争中被俘虏的人民,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

接着,诗人通过“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髡钳奴于鲁”表明了对英雄末路的无奈与悲哀。变姓名、髡钳都是古代失国之人的悲惨境遇,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无力感。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则是诗人对历史上那些贤臣烈士的怀念和自比。四皓翁、仲连父都是古代著名的隐逸或忠诚之士,他们的形象在这里被用来衬托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这一联,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深渊中的鸿鹄、海网中的巨鱼,形象地表达了被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无奈。

“鴳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则是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评。诗人以小鸟争斗、蝼蚁相咀的景象,讽刺了当时官场中的争权夺利和庸俗之徒。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这一联,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愤慨与悲凉,以及对失去的青春和时光的无尽追忆。

在“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更迭、个人命运短暂的深切感悟。同时,这也反映出个人的努力与挣扎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则是诗人对自己时运不济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自嘲。百罹意指重病或多灾,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困境。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这一联,以哲学的深度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死,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鸿毛,或是泰山般沉重,都难以衡量其真正的分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与死、身后名声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则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守贞和男性英勇就义的情景。这种对比强调了在危难之中,人们应该秉持的道德和勇气。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是诗人对于为理想献身的决心与困顿。在这里,“杀身”代表了生命的牺牲,而“取义”则指追求正义的过程。诗人强调,即便是生命之交换,也难以轻易获得真正的意义。

接下来的几联:“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坚定信念。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则是对历史记载的批判。诗人认为,即使是伟大的君主,也不能避免被后世评说和指责,这反映了对权力与历史的深刻认识。

最后,“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表达了对于未来理想世界的憧憬和期待。三七,在这里象征着完美、纯净之境,而“真主”则是诗人心目中真正的统治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之间挣扎的心路历程。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南宋时期士人阶层对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关切和思考。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拒霜盛开

拒霜秋后散红葩,剩有风光到我家。

堤上晚来相照耀,分明一片赤城霞。

(0)

红梅

玄冥也自不落莫,探借春风红树枝。

姑射身全映霞佩,寿阳妆误点胭脂。

长于山杏难为弟,配以江梅合作妃。

满面发红缘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窥。

(0)

圣驾幸东宫

仙仗天临下五云,承华气象一时新。

薰风澹荡飘黄伞,瑞脑纷纭点翠裀。

綵服戏时天一笑,宝卮捧处日重轮。

从今家国同休庆,且寿双亲一万春。

(0)

虞丈以伤物遂再赋·其二

古来儒墨本同源,罪福区区不足编。

燕飨正须依孔圣,慈悲何必异金仙。

静思有物参元化,俯视含生共一天。

梁武汉明俱泥佛,得言失旨岂其然。

(0)

新居觅竹栽·其二

觅橙曾有句,乞竹可无诗。

好辍东南干,同为风月期。

根丰宜地力,萌达趁春时。

他日如相过,清阴满酒卮。

(0)

和雪诗

怪见司寒着意浓,巧裁六出羡天工。

乌翻树拂梨花月,鹭起沙平玉篆风。

势合深连云渚北,光寒淡抹粉墙东。

梁园赋就惊先手,末至相如敢擅雄。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