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车走,访城南胜地,正逢佳日。
瑟瑟凉飔天末起,几点鸿声嘹呖。
曲径通幽,危亭孤耸,独向书窗立。
萧然晚景,惟馀枫色凝赤。
一带遥堞弯环,斜阳西下,暮霭晴峰碧。
冷淡芦花明远水,飞起半天晴雪。
雅称秋深,偏宜雨后,阶菊香轻袭。
可堪凭眺,临风吹彻长笛。
雷声车走,访城南胜地,正逢佳日。
瑟瑟凉飔天末起,几点鸿声嘹呖。
曲径通幽,危亭孤耸,独向书窗立。
萧然晚景,惟馀枫色凝赤。
一带遥堞弯环,斜阳西下,暮霭晴峰碧。
冷淡芦花明远水,飞起半天晴雪。
雅称秋深,偏宜雨后,阶菊香轻袭。
可堪凭眺,临风吹彻长笛。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陶然亭秋日远眺的景象。开篇以雷声和车行声为背景,引出探访城南胜地的兴致,时值良辰美景。瑟瑟秋风从天边吹来,伴随着几声高亢的雁鸣,增添了寂寥之感。词人沿着曲折小径走向幽深之地,看到孤高的亭台,独自站在窗前,感受着傍晚的宁静,唯有枫叶转红,景色凄美。
远处的城墙蜿蜒,夕阳西沉,晴空中的山峰在暮霭中显得更加青翠。芦花在冷淡的秋光中泛白,如同晴空中飘落的白雪,增添了季节的深度。雨后的空气清新,阶前菊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氛围中,词人不禁生发感慨,倚窗而立,任由晚风吹过,悠扬的笛声随风飘散,更显孤独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念奴娇·陶然亭秋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陶然亭的画卷,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况味的感悟。
问讯溪山,好秋风里,何处登临。
爱清湖新筑,天然融结,眼中佳胜,不让横林。
楼起青云,堂连绿野,篱巷斜通碧树阴。
最难得,重湖沙绕,隔岭潭深。门前几个青岑。
合每日、开窗对酒吟。
况隐隐花源,从人借问,萧萧竹径,许客相寻。
我劝先生,多栽杨柳,遍插芙蓉夹水浔。
更须买,青娥画舫,莫吝黄金。
九点齐州,两丸明镜,南北东西万里。
吹箫吴市,卖药咸阳,有个英雄在里。
三千粉黛,百万摴蒱,笑杀庸庸馀子。
问书生、肯向商山,谩学餐芝黄绮。
便教他、跃马中原,挥毫内殿,争羡风流名士。
奴衣火浣,婢捧香囊,上客横拖珠履。
肘后黄金,腰间白玉,消得十年悲喜。
到归来、细数繁华,不过梦中而已。
问谁家月里,是处云边,初见遥山姣。
帘翼空青里,依稀是、楚峰十二初晓。玉钗声悄。
才画时、一半慵扫。
纵消受、螺黛蛾黄,也着些的烦恼。飘渺。轻烟微袅。
似张郎留样,卓女遗稿。
柳叶双尖锁,浑无语、还将鸾镜偷照。相思缭绕。
凭暗传、密意多少。试描得鸳鸯,成十样知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