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月沈波,萋萋草泣露。
良哉观世音,不会转身句。
皎皎月沈波,萋萋草泣露。
良哉观世音,不会转身句。
这首诗名为《观音赞》,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诗中以月沉波底和草上露珠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清的氛围。"皎皎月沈波"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沉入水面的景象,暗示着深邃与神秘;"萋萋草泣露"则通过草叶上的露珠,传达出一种哀愁和湿润的情感。
诗人接着将观世音菩萨引入诗中,赞叹其高尚品质。"良哉观世音",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赞美和敬仰,认为她具有无比的善良和慈悲。然而,最后一句"不会转身句"则别有深意,可能是指观世音菩萨不为世俗言语所动,始终保持清净无染的心境,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不动如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般地赞美了观音菩萨的超凡脱俗和大慈大悲,体现了佛教中的禅意和修行精神。
我昔入秦关,手攀太华峰。
千峰为莲瓣,三峰为莲蓬。
三峰祗一石,一石三芙蓉。
纷纷莲花须,化作千万松。
白帝与明星,宫在千叶中。
高高五千仞,仙掌擎当空。
自谓天下奇,群岳不能从。
何意一黄山,莲花亦次宗。
一茎上矗天,千瓣开濛濛。
从茎上至蕊,吹堕愁天风。
盘回穿岩窦,忽见轩辕宫。
峰凡三十六,此峰太华同。
夫君几登陟,身染莲衣红。
自作黄山经,神与山精通。
文章亦巨灵,开辟将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