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袁通判挽词·其一》
《袁通判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大道知如路,一心长似斋。

耄期称不倦,胸次乐无涯。

孝谨古难及,友恭人自怀。

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袁通判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赞美。首句“大道知如路”,以大道比喻人生道路,形象地描绘了袁通判一生追求真理,行事明智如明路。接下来的“一心长似斋”,赞美他心境清静,如同常守斋戒,精神专注。

“耄期称不倦”一句,称赞袁通判即使到了老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毫无倦怠。而“胸次乐无涯”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的满足,这种快乐源自于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

“孝谨古难及”是对袁通判孝顺父母、恭敬谨慎的美德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古代人都难以企及的。最后一句“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将袁通判比作无暇的美玉,虽已去世,但其光辉犹在,然而人们深感痛惜,将其深情地埋入黄土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袁通判的一生品行和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寄黄充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后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馀。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0)

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

斯人不复有,累世或可期。

每于丹青里,一见如平时。

坏障尘得入,惨澹令人悲。

墨色落欲尽,严颜终不移。

朽老莫使年,石心乌铜皮。

念此犹少作,未尽冰霰姿。

北枝把异鹊,意定了不疑。

惜哉不得语,胸次几兴衰。

一为要贵役,可复辞画师。

隐奥虽可惜,涂抹复见遗。

谢侯名家子,感慨形苦词。

岂惟语画工,劲特颇似之。

何当补谏列,一吐胸中奇。

(0)

山口阻风

夕风朝未回,来云去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许。

涛风两方斗,丘原莫当怒。

两山为俯仰,一鸟不得度。

临深负高枕,偷生宁得所。

历历数过帆,当涂气如虎。

快意亦适然,淹泊岂吾取。

溯洄更去留,未易相尔汝。

行登东山颠,壮观前未睹。

九泽不满眼,五丈才一缕。

兹山昔谁游,巨野传自古。

菰鱼无凶年,末利犹不禦。

荷隩活万人,梨埒视千户。

东方富丝麻,小市藏百贾。

连樯自南北,行谈杂秦楚。

向晚风力微,湖清鱼可数。

空仓鸟乌乐,外舍窗扉语。

身非天下惜,家无十金聚。

欲留盗贼迫,欲去波涛怒。

两者尔何从,一死吾未与。

(0)

寄曹州晁大夫

东方千骑贵当年,白发居头也自贤。

肯费精神修客主,稍回功誉入章篇。

虚名不救空肠厄,晚岁仍遭末疾缠。

死去不为天下惜,镜中当有故人怜。

(0)

别叔父录曹

为吏专文法,成家托弟昆。

三年如昨日,一笑更何言。

扶老须微禄,移官实至恩。

两疏元父子,何日复东辕。

(0)

西湖

小径才容足,寒花只自香。

官池下凫雁,荒冢上牛羊。

有子吾甘老,无家去未量。

三年哦五字,草木借辉光。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