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如路,一心长似斋。
耄期称不倦,胸次乐无涯。
孝谨古难及,友恭人自怀。
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
大道知如路,一心长似斋。
耄期称不倦,胸次乐无涯。
孝谨古难及,友恭人自怀。
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袁通判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赞美。首句“大道知如路”,以大道比喻人生道路,形象地描绘了袁通判一生追求真理,行事明智如明路。接下来的“一心长似斋”,赞美他心境清静,如同常守斋戒,精神专注。
“耄期称不倦”一句,称赞袁通判即使到了老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毫无倦怠。而“胸次乐无涯”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的满足,这种快乐源自于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
“孝谨古难及”是对袁通判孝顺父母、恭敬谨慎的美德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古代人都难以企及的。最后一句“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将袁通判比作无暇的美玉,虽已去世,但其光辉犹在,然而人们深感痛惜,将其深情地埋入黄土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袁通判的一生品行和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后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馀。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斯人不复有,累世或可期。
每于丹青里,一见如平时。
坏障尘得入,惨澹令人悲。
墨色落欲尽,严颜终不移。
朽老莫使年,石心乌铜皮。
念此犹少作,未尽冰霰姿。
北枝把异鹊,意定了不疑。
惜哉不得语,胸次几兴衰。
一为要贵役,可复辞画师。
隐奥虽可惜,涂抹复见遗。
谢侯名家子,感慨形苦词。
岂惟语画工,劲特颇似之。
何当补谏列,一吐胸中奇。
夕风朝未回,来云去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许。
涛风两方斗,丘原莫当怒。
两山为俯仰,一鸟不得度。
临深负高枕,偷生宁得所。
历历数过帆,当涂气如虎。
快意亦适然,淹泊岂吾取。
溯洄更去留,未易相尔汝。
行登东山颠,壮观前未睹。
九泽不满眼,五丈才一缕。
兹山昔谁游,巨野传自古。
菰鱼无凶年,末利犹不禦。
荷隩活万人,梨埒视千户。
东方富丝麻,小市藏百贾。
连樯自南北,行谈杂秦楚。
向晚风力微,湖清鱼可数。
空仓鸟乌乐,外舍窗扉语。
身非天下惜,家无十金聚。
欲留盗贼迫,欲去波涛怒。
两者尔何从,一死吾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