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精气视所屯,石中巨擘雪浪尊。
巍然曾见宋冠带,介尔不受世朝昏。
沃之以水跳珠沫,翠影仿佛浣花村。
曾闻此语半疑信,惜哉未访荒园门。
写真无虑道士醉,醉里越得传神魂。
词臣颇善米家画,渲染爰命探天根。
壁张欲出云烟气,烛照曾无笔墨痕。
两孙绝枝亦已擅,兴来拟唤髯翁论。
此翁诗句岂易和,如继阳春以叩盆。
前言未足更叠韵,仇池事例今聊存。
造物精气视所屯,石中巨擘雪浪尊。
巍然曾见宋冠带,介尔不受世朝昏。
沃之以水跳珠沫,翠影仿佛浣花村。
曾闻此语半疑信,惜哉未访荒园门。
写真无虑道士醉,醉里越得传神魂。
词臣颇善米家画,渲染爰命探天根。
壁张欲出云烟气,烛照曾无笔墨痕。
两孙绝枝亦已擅,兴来拟唤髯翁论。
此翁诗句岂易和,如继阳春以叩盆。
前言未足更叠韵,仇池事例今聊存。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命张若霭图雪浪石再叠前韵》。诗中描绘了对雪浪石的赞美与欣赏,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雪浪石独特的魅力。
诗的开头“造物精气视所屯,石中巨擘雪浪尊”,以自然之力赋予雪浪石以尊贵的地位,将其比作石中的巨擘,形象地描绘了雪浪石的雄伟与壮观。接着,“巍然曾见宋冠带,介尔不受世朝昏”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雪浪石的历史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仿佛见证了宋代的辉煌,却独立于世间的变迁,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与纯洁。
“沃之以水跳珠沫,翠影仿佛浣花村”则通过水的映衬,展现了雪浪石的翠绿与生动,仿佛是大自然的翡翠,令人向往。诗人对于雪浪石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但遗憾的是未能亲自探访其所在的荒园,留下了一丝遗憾。
“写真无虑道士醉,醉里越得传神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雪浪石的描绘者——道士的赞赏,认为其在醉意中更能捕捉到雪浪石的灵魂与精髓。接下来,“词臣颇善米家画,渲染爰命探天根”则提到诗人自己也擅长以米芾的画风来描绘雪浪石,探索其内在的奥秘。
“壁张欲出云烟气,烛照曾无笔墨痕”描绘了雪浪石的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连,而其本身的美却无需借助笔墨,自成一格。最后,“两孙绝枝亦已擅,兴来拟唤髯翁论”表达了诗人对于雪浪石的两位后代(绝枝)的赞赏,并期待与髯翁(可能是指另一位画家或诗人)讨论雪浪石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雪浪石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帝王的文采与审美情趣。
石窗兀太虚,四顾蔽云幄。
朝看爽气浮,暮送红日落。
主人宅是间,结茅侣猿鹤。
平生丘壑姿,肯内谢康乐。
客有子潘子,登临富佳作。
笔发天地秘,灵光动寥廓。
长谣万峰顶,世事俱脱略。
回头睨俗士,机巧费穿凿。
回首京华感故吾,曾经控地愧枋榆。
登仙景倩空馀羡,返辔王阳有畏途。
策试理人才自健,诗成赠别意先芜。
茫茫世事殊今昔,且尽花前酒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