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于门报,人歌窦氏芳。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
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
天大于门报,人歌窦氏芳。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
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
这首挽辞《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二)》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逝者王宣义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
首句“天大于门报”,以天门之高大比喻逝者的声望与地位,暗示其生前的显赫与贡献。接着,“人歌窦氏芳”一句,通过引用窦氏的美名,进一步赞美逝者如同窦氏一般,品德高尚,受人尊敬。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两句,既表达了对逝者作为直言谏臣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身后继承者的期许,以及对当今君主圣明的颂扬,体现了对国家治理与道德传承的重视。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描绘了逝者墓地周围的景象,以柏树的苍翠与琴声的和谐,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哀思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雅致与高尚情操。
最后,“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则预示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功绩将被后人铭记,如同珍贵的锦轴,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其价值与意义依然不减。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还蕴含了对道德品质、国家治理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缅怀与纪念的独特方式。
稽古有嘉言,逸欲戒谆谆。
大圣若重瞳,禹益犹互陈。
阿衡佐商嗣,风愆竟勿循。
恳恳周太保,旅獒却来宾。
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
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
飘飘夹林赏,艳艳闾须春。
岂有鸱鸮智,将同燕雀伦。
在古垂明鉴,休迷覆车尘。
支颐顾衷曲,期不负儒绅。
嗟彼一心微,纷纷众欲并。
所以古哲人,惕然事箴警。
自新若盘铭,常使目在炳。
楹杖与剑矛,丹书更肃整。
稷庙铸金人,三缄贵深省。
式观鲁欹器,持盈未堪骋。
亦有睿圣公,年耄心愈儆。
旅贲瞽史徒,交戒幸无眚。
顾惟理与义,涵养见真境。
心正意亦诚,允矣前脩并。
《述古》【明·李贤(原德)】稽古有嘉言,逸欲戒谆谆。大圣若重瞳,禹益犹互陈。阿衡佐商嗣,风愆竟勿循。恳恳周太保,旅獒却来宾。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飘飘夹林赏,艳艳闾须春。岂有鸱鸮智,将同燕雀伦。在古垂明鉴,休迷覆车尘。支颐顾衷曲,期不负儒绅。嗟彼一心微,纷纷众欲并。所以古哲人,惕然事箴警。自新若盘铭,常使目在炳。楹杖与剑矛,丹书更肃整。稷庙铸金人,三缄贵深省。式观鲁欹器,持盈未堪骋。亦有睿圣公,年耄心愈儆。旅贲瞽史徒,交戒幸无眚。顾惟理与义,涵养见真境。心正意亦诚,允矣前脩并。
https://shici.929r.com/shici/jGZNjD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