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二》
《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二》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天大于门报,人歌窦氏芳。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

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

(0)
鉴赏

这首挽辞《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二)》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逝者王宣义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

首句“天大于门报”,以天门之高大比喻逝者的声望与地位,暗示其生前的显赫与贡献。接着,“人歌窦氏芳”一句,通过引用窦氏的美名,进一步赞美逝者如同窦氏一般,品德高尚,受人尊敬。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两句,既表达了对逝者作为直言谏臣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身后继承者的期许,以及对当今君主圣明的颂扬,体现了对国家治理与道德传承的重视。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描绘了逝者墓地周围的景象,以柏树的苍翠与琴声的和谐,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哀思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雅致与高尚情操。

最后,“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则预示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功绩将被后人铭记,如同珍贵的锦轴,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其价值与意义依然不减。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还蕴含了对道德品质、国家治理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缅怀与纪念的独特方式。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一

素花香绕翠玲珑,石锁苍苔隐绿丛。

枝上寒皋窥锦雉,羽毛惊动白蘋风。

(0)

简友人姜贵宪

一点葵心向太阳,知非时候鬓成霜。

独忧位重乖舆论,深愧才疏乏寸长。

止谤有方惟自省,避嫌无意但如常。

试看涧畔苍松质,晚翠依然异众芳。

(0)

再和人韵·其五

画阁峥嵘锦绣城,全燕形胜自天成。

一帘暮景残霞淡,万里秋光远树平。

塞上风烟迷雁影,月中砧杵杂蛩声。

从知万事能穷尽,只在灵台一点明。

(0)

寒梅赓韵寄友人姜贵宪·其一

松篁为友自相亲,弄月迎风楚水滨。

数点嫩含窗外雪,一枝香散岭头春。

寒分酒力传杯满,清挹吟怀得句新。

盛世终需调鼎具,遭时岂必竟无因。

(0)

独不见

独不见,佳人面,二八美如花,娇态人争羡。

又不见,佳人老,鬓边白发垂,委弃如秋草。

世间万事同此辈,兴衰得丧真相类。

古来达人每洞观,无辱无荣亦无悔。

(0)

述古

稽古有嘉言,逸欲戒谆谆。

大圣若重瞳,禹益犹互陈。

阿衡佐商嗣,风愆竟勿循。

恳恳周太保,旅獒却来宾。

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

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

飘飘夹林赏,艳艳闾须春。

岂有鸱鸮智,将同燕雀伦。

在古垂明鉴,休迷覆车尘。

支颐顾衷曲,期不负儒绅。

嗟彼一心微,纷纷众欲并。

所以古哲人,惕然事箴警。

自新若盘铭,常使目在炳。

楹杖与剑矛,丹书更肃整。

稷庙铸金人,三缄贵深省。

式观鲁欹器,持盈未堪骋。

亦有睿圣公,年耄心愈儆。

旅贲瞽史徒,交戒幸无眚。

顾惟理与义,涵养见真境。

心正意亦诚,允矣前脩并。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