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晓拂瘴烟收,羽檄星驰紫气浮。
丛莽于今无狡兔,桃林依旧有耕牛。
旌旗晓拂瘴烟收,羽檄星驰紫气浮。
丛莽于今无狡兔,桃林依旧有耕牛。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景象的平和与恢复。首句“旌旗晓拂瘴烟收”,晨光初照,战旗轻轻拂过弥漫的瘴气,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秩序的恢复。次句“羽檄星驰紫气浮”,急报如流星般飞速传递,紫色的祥云在空中飘浮,预示着和平与希望的到来。
接着,“丛莽于今无狡兔”,丛林中不再有狡猾的兔子出没,暗喻战争的阴影已消散,和平宁静回归。最后,“桃林依旧有耕牛”,桃林下依然有勤劳的耕牛在劳作,展现了战后的农业生产活动恢复正常,人民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过程,以及和平恢复后社会生活的欣欣向荣,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祝愿。
半生羁旅,岁度经元夜。
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叶舍。
去年元夜,道得□身间,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
也则非乡社。
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
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
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
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
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
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
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
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