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始波木叶下,广乐谁张洞庭野。
玉光千顷浸明河,露泫珠房冷铅泻。
飞吟一剑风泠泠,桂香倒射鱼龙腥。
何人扁舟弄孤笛,尚疑鼓瑟闻湘灵。
西风始波木叶下,广乐谁张洞庭野。
玉光千顷浸明河,露泫珠房冷铅泻。
飞吟一剑风泠泠,桂香倒射鱼龙腥。
何人扁舟弄孤笛,尚疑鼓瑟闻湘灵。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月之夜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想象。开篇“西风始波木叶下”,以西风起、木叶落的景象,渲染出秋天的萧瑟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广乐谁张洞庭野”一句,将洞庭湖比作广阔的乐场,引出下文对湖面美景的描绘。
“玉光千顷浸明河,露泫珠房冷铅泻”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湖面比作镶嵌着无数珍珠的玉盘,映照着明亮的银河,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如同铅水般冷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洞庭湖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飞吟一剑风泠泠,桂香倒射鱼龙腥”则通过想象中的剑气与桂香,以及鱼龙的反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何人扁舟弄孤笛,尚疑鼓瑟闻湘灵”以问句形式收尾,仿佛诗人正沉浸在洞庭湖的美景中,被那悠扬的笛声所吸引,似乎还能听到遥远的湘灵之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秋月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