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尚表忠清里,旧恨休歌妩媚娘。
天子一朝忘顾命,孤臣万里殉炎荒。
浪闻节惠名曾易,直到咸通葬可伤。
三复梁郎祠下句,我来钦衽愧颜行。
故居尚表忠清里,旧恨休歌妩媚娘。
天子一朝忘顾命,孤臣万里殉炎荒。
浪闻节惠名曾易,直到咸通葬可伤。
三复梁郎祠下句,我来钦衽愧颜行。
这首诗是清代全祖望所作的《谒褚文忠公祠和蔎林》。全诗通过对褚文忠公祠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敬仰之情。
首联“故居尚表忠清里,旧恨休歌妩媚娘”,诗人以故居和旧恨为引子,暗示了褚文忠公生前的忠诚与身后留下的遗憾。通过“表忠”和“旧恨”的对比,突出了人物性格中的矛盾与复杂性。
颔联“天子一朝忘顾命,孤臣万里殉炎荒”,描绘了褚文忠公在政治上的命运起伏。他作为孤臣,忠诚于国家,却因天子一时的遗忘而遭受不幸。这一联揭示了历史人物在权力更迭中难以把握的命运,以及他们为国捐躯的悲剧性。
颈联“浪闻节惠名曾易,直到咸通葬可伤”,进一步探讨了褚文忠公的名声与实际贡献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尽管外界可能对他的节操有所误解或轻视,但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的价值。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评价的反思,以及对被遗忘的英雄的同情。
尾联“三复梁郎祠下句,我来钦衽愧颜行”,诗人表示自己多次在梁郎祠前默读诗句,深感敬佩的同时也感到惭愧。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褚文忠公的崇敬之情,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反省与自责,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自我批判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褚文忠公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