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尽流光又过春,窗前夜雨绿荑新。
堪怜丸药心情细,乍可翻书卧起频。
扁鹊视人当未病,维摩贤我是无身。
年时任率何须悔,莫向东风枉自陈。
负尽流光又过春,窗前夜雨绿荑新。
堪怜丸药心情细,乍可翻书卧起频。
扁鹊视人当未病,维摩贤我是无身。
年时任率何须悔,莫向东风枉自陈。
这首清代叶在琦的《病间独坐寄默园》描绘了诗人病中独坐的情景,通过对时光流逝、春去新绿的窗前夜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望。"负尽流光又过春"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光阴荏苒的感慨,而"窗前夜雨绿荑新"则以窗外生机盎然的景象反衬内心的孤寂。
"堪怜丸药心情细"写出了诗人服药疗病时的细致与心境,"乍可翻书卧起频"则展现出他对阅读的热爱,即使病中也不忘求知。诗人引用扁鹊的故事,暗示自己希望在疾病尚不严重时得到治疗,如同扁鹊洞察病症于未病之时。
"维摩贤我是无身"借用佛教典故,表达出诗人超脱物外,视生死为无常的态度。最后两句"年时任率何须悔,莫向东风枉自陈",诗人认为人生在世不必过于懊悔过往的选择,不必向春风诉说自己的境遇,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坚韧与哲思。
回首江南千万山,渺如霄汉邈难干。
至前不见梅花朵,客里何由老病宽。
往日簿书如束湿,新来诗卷喜频看。
我衰才尽浑无奈,倚赖诸君为发端。
四海擢秀阁,兹晨彰法游。
名随寺俱徙,地入道家流。
尚喜黄诗在,仍容墨本求。
从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