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彰法寺打擢秀阁诗以行》
《游彰法寺打擢秀阁诗以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四海擢秀阁,兹晨彰法游。

名随寺俱徙,地入道家流。

尚喜黄诗在,仍容墨本求。

从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zhāngzhuóxiùshīxíng
sòng / zhàofān

hǎizhuóxiùchénzhāngyóu

míngsuídàojiāliú

shànghuángshīzàiréngróngběnqiú

cóngjīnmáoyǒuwǎnshānyōu

注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
擢秀阁:才华出众者聚集的地方。
兹晨:今日清晨。
彰法游:公开展示法规的活动。
名随寺俱徙:名声随着寺庙的迁移而流传。
地入道家流:这个地方被道教文化所影响。
黄诗:可能指黄庭坚的诗,古代文人常以诗集命名。
墨本:手抄或印刷的古籍。
茅屋:简陋的房屋。
自有:自有的,自然有的。
皖山:安徽境内的山脉,这里可能特指某座山。
幽:幽静,深远。
翻译
四海的才子聚集在擢秀阁,今天在这里举行彰显法规的活动。
名声随着寺庙一同迁移,这个地方融入了道教的潮流。
更令人高兴的是黄诗仍然存在,还可以寻求墨本阅读。
从此以后,即使在简陋的茅屋里,也能感受到皖山的幽深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游彰法寺打擢秀阁诗以行》。诗中表达了作者游览彰法寺并登高眺望的感受。"四海擢秀阁"描绘了阁楼的雄伟壮观,仿佛能俯瞰四方景色;"兹晨彰法游"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彰显佛法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诗句"名随寺俱徙,地入道家流"暗示了寺庙的历史变迁和其文化渊源,既有佛教影响,又与道教有所交融。

诗人对于能欣赏到黄诗(可能指黄庭坚的诗)感到欣喜,同时对能借阅墨本(古代书籍)表示期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珍视。最后两句"从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简陋的茅屋,也能感受到皖山(可能指安徽境内的山脉)的幽深静美,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和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游历和品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废寺

敕额虽存屋半倾,炉香无主佛无灵。

豪家不管空门事,日夜西风语塔铃。

(0)

戴唐卿挽词

湖海长为客,干戈仅脱身。

来寻林下友,半与鬼为邻。

马上人何在,庭前草自春。

平生饶意气,寂寞委荆榛。

(0)

次韵和康侍郎游仙岩

林峦争入马蹄来,宿雾残云拨不开。

石卧松根横碧玉,瀑悬天外转晴雷。

仙家长锁青春好,老子犹堪竟日陪。

收拾此身知有所,一间茅屋傍山隈。

(0)

次韵希父见寄二首·其一

晚窗落莫雪飞花,点缀山翁两鬓华。

好办青铜买村酒,共撑小艇访渔家。

觉非便合如陶令,得趣何劳问孟嘉。

只怕故人腾踏去,短檠谁与话天涯。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六段秀实

意其失兵久,怏怏必吾从。

夺笏直前击,那知是孝童。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一四蔡邕

自非易寒暑,未始解衣襟。

不谓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