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履道家观古书》
《汪履道家观古书》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风流前辈已成尘,笔迹犹为世所珍。

促膝猛观惊盛事,临风长想见斯人。

气生伟逸龙蛇动,秀发精神点画新。

破箧尚能多此物,且欣汪子未全贫。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题为《汪履道家观古书》。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汪履道家中古书的感慨与欣赏。首句“风流前辈已成尘”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墨客的怀念,他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才华与作品却如同尘埃中的明珠,熠熠生辉,被世人所珍视。接下来,“笔迹犹为世所珍”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古代书籍和书法作品的价值,它们虽历经岁月,但其艺术魅力依然不减。

“促膝猛观惊盛事”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珍贵古书时的激动心情,仿佛与古人促膝交谈,目睹了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而“临风长想见斯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深深的敬仰之情,即使在风中也常常回想起与这些伟大人物的相遇。

“气生伟逸龙蛇动,秀发精神点画新”这两句是对古书艺术风格的高度赞美。诗中将古书的字体比作“龙蛇”,形象地描绘出其动感与韵律之美,同时强调了这些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破箧尚能多此物,且欣汪子未全贫”则是对汪履道家藏书丰富、生活虽贫困但精神富足的感慨,体现了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超越物质财富的价值观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书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到家作

久矣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

(0)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其二

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犹有客、弃家破产,东求力士。

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韩亡耳。

道旁观、谁道祖龙耶,妄男子。狙击处,悲风起。

大索罢,浮云逝。叹事虽不就,波腾海沸。

嬴政关河空宿草,刘郎宫寝成荒垒。

只千年、还响子房椎,奸雄悸。

(0)

善哉行

登山采薇,重茧下山。幽壑飞霜,百草失颜。

蟋蟀就田,行复入户。秋气迁人,我栖何所?

抠衣夜立,瞻拜天枢。明明华汉,下烛微躯。

壮气不居,我发易迈。志郁万年,其过乃大。

采薇硁硁,是为末节。臣靡不死,复兴夏室。

(0)

哀甬东

江干一夜雨,何处洗腥尘。

赤野丰乌食,青烟杂马磷。

鬼房愁近夜,怨草虑无春。

此日高苍意,应怜三户民。

(0)

泊定海夜哭

频年国破泪,此日更难收。

积血知龙斗,遗民问马流。

乾坤迷鼓角,风雨溅刀头。

太息残生在,黄冠何所投。

(0)

洞仙歌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