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须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萱草须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其八)萱竹堂》中的第八首。诗中以萱草和竹子为喻,教导儿孙们要懂得适时修剪和管理,寓意教育子女要懂得控制欲望,适当引导,使其成长茁壮。"萱草须锄莫放深"强调萱草不宜过度生长,暗示教育孩子要适度引导,不可溺爱;"竹须剪伐待成林"则寓意培养孩子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耐心修剪和培育。"一花一叶皆相附"进一步说明每一步都要细心引导,"要使儿孙识此心"则是诗人期望后代能理解并传承这种教育理念。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乐,富有深意。
浅学长自鄙,谬承贤达知。
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
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
彫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
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