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歌八曲·其六将牛何处去》
《漫歌八曲·其六将牛何处去》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

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

(0)
注释
将牛:牵牛,准备去耕作。
何处去:去哪里。
耕彼:耕作那个地方。
西阳城:地名,可能指代西方的城邑或夕阳照射的地方。
叔闲:叔叔在闲暇时。
修农具:修理农业用具,为耕作做准备。
直者:正直的人,这里可能也指品行端正的亲友。
伴我耕:陪伴我一起耕田。
翻译
把牛牵到哪里去呢?去耕种那西阳城外的田地。
叔叔在空闲时修理农具,正直的人与我一同耕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同时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他要把牛引向西城去耕地。这不仅展现了农事的艰辛,也反映出诗人对土地的依恋和对农业劳动的尊重。

“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这两句则表现了家人的团结与支持。叔闲可能是诗人亲近的人,他在修理农具,准备好一切;而“直者”则是指那些正直无私的朋友,他们一起帮助诗人进行农业劳动。这不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和友情的热爱,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意。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七立部伎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㰤。

珊珊佩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

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

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

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0)

寺院新竹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

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

噪集勌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0)

乐府古题序.夫远征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

赵王未信赵母言,犹点新兵更填死。

填死之兵兵气索,秦强赵破括敌起。

括虽专命起尚轻,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

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绖鹅雁鸣。

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

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

(0)

襄阳为卢窦纪事·其五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

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皇栖。

(0)

与吴侍御春游

苍龙阙下陪骢马,紫阁峰头见白云。

满眼流光随日度,今朝花落更纷纷。

(0)

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