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七立部伎》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七立部伎》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个]韵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㰤。

珊珊佩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

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

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

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0)
注释
胡部新声:指当时流行的胡族音乐的新曲。
锦筵:豪华的宴席。
汉振:汉族音乐的高昂激荡。
太宗庙乐:指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宫廷音乐。
取类群凶阵初破:比喻音乐气势磅礴,如同初破敌阵。
戢戢:密集的样子。
攒枪:聚集的武器,这里形容乐器排列紧密。
腾腾:形容鼓声隆隆。
启行:出发,开始行动。
宪左:遵循文士的礼仪,左侧为古代文官站立的位置,表示谦逊。
高宗:这里可能指的是唐高宗李治。
玉座:皇帝的宝座。
节将:武将,此处指宴会中的武官。
电卷风收:形容事情结束得非常迅速。
摧挫:挫败,这里指音乐表演的不尽兴。
宋晋郑女:来自宋、晋、郑三国的歌女。
喧㰤:欢呼声,赞叹声。
珊珊:玉佩轻碰的声音。
贯珠:串起来的珍珠,形容装饰华丽。
咳唾:咳嗽或谈笑时的动作。
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圆形高坛。
郊祀:在郊外祭祀天地。
正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宫悬:古代悬挂钟磐等乐器的四种方式之一,这里泛指宫廷音乐。
百寮:众多的官员。
惉滞:沉闷,不流畅。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善于识别音乐著称。
文侯:魏文侯,战国初期魏国君主,喜好音乐。
工师:乐师,负责音乐事务的官员。
聋昧人:这里比喻不懂音乐的人。
宋沇:未知具体所指,可能是一个与音乐改革相关的人物。
天宝季:天宝末年,唐朝唐玄宗时期的末期。
法曲:唐代的一种宫廷音乐。
胡音:胡人的音乐。
燕寇:指来自北方燕地的侵略者。
九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九为极数,代表多。
千门:形容宫殿众多的门户。
虏尘涴:敌人的尘土玷污,指遭到侵略。
奸声:谄媚邪恶的音乐。
佞入心:奸佞之言深入人心。
侏儒饱饭:比喻小人得势。
夷齐饿:伯夷、叔齐,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因不食周粟而饿死,比喻贤者受苦。
翻译
在华丽的席宴上,胡部新曲悠扬响起,庭院中汉族音乐的高亢之声传播开来。
唐太宗的庙堂音乐流传给后代,其雄壮如同初破敌阵,威震四方。
密集的枪尖闪耀着霜雪般的光芒,隆隆战鼓如同云雷翻滚。
起初仿佛战士出征,最终却以文士的礼仪结束表演。
往昔唐高宗常站立聆听,直到曲终才坐回御座。
而今将领们却只稍作示意,音乐如电闪风驰般结束,显得仓促无力。
宋、晋、郑三国女子的歌声响起,满堂宾客随之齐声欢呼。
她们腰间的玉佩叮当作响,珍珠项链随着咳嗽或谈笑轻轻摇晃。
不久前在天坛的祭祀上也曾见到这样的场景,新年正旦时也曾亲历朝贺。
太常寺的雅乐齐全,但演奏未完,官员们已显露出疲态。
这些沉闷的音乐难以让季札这样的知音辨识,缓慢的节奏恐怕会让魏文侯昏睡。
乐师们似乎都选择了聋哑之人,难道这是先王音乐的本意吗?
据说宋沇在天宝末年曾融合了法曲与胡音。
紧接着次年十月,燕地的贼寇侵来,皇族的宗庙宫门被敌人的尘埃玷污。
听到这段历史,我不禁感叹又哭泣,自古以来正邪谁能奈何。
谄媚的声音入耳,奸佞之心入心,小人得志而贤者受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胡琴的新声回荡在中庭,汉乐的高音传递着太宗庙乐的英姿。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当下音乐世变和文化衰退的感慨。

开篇“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两句,即刻画出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胡琴的新曲在华丽的座位上演奏,而汉族乐器的声音在中庭回响。紧接着,“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则是对音乐世代相传和军事上的胜利进行颂扬。

诗人通过“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一句,表明了古时帝王对音乐的重视,而今朝却大不相同。“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则是对现实的失望和悲哀,节奏仓促,音乐被破坏。

接下来的“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㰤。珊珊佩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两句,通过对古代名族女性的赞美,展示了她们不仅才艺高超,而且仪态万方,反衬现实中的音乐和礼节已经大为逊色。

“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一段,表达了对古代祭祀和朝贺仪式的怀念,以及音乐在其中的重要角色。

然而,“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则流露出对现实音乐教育和传承方式的不满,认为古代圣明的君主没有这样的过失。

接着,“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两句,通过历史上的音乐交流和战争的记忆,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和民族认同。

最后,“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一段,是诗人对当前音乐世界失去纯粹与真挚的悲哀,以及对文化传承者的不满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盛况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音乐艺术衰退、文化沦丧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岷江愁二首挽陈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

岷江诸峰如献酬,岷江潭头绀碧流。
不愁水生劝人去,只愁人死送山林。

(0)

石经春秋一代奇宝王氏为熙丰学废不用瑞安沈

喟昔洛门初上石,未久翻遭禁书厄。
沈公秘藏百载余,高阁突兀共堆积。
万物散聚常横陈,汀花岩草从纷纭。
海云化雨龙正起,想象向来悲获麟。

(0)

送吕子阳自永康携所解老子访余留未久其家报

收缨古蜜浦,抱袂生姜门。
九九书自註,邀余缀篇端。
久衰余学废,弥隐子道尊。
时维冬雷数,云雪常昼昏。
火把起夜色,丁鞋明齿痕。
小邦肥羜闻,虾蛤滥充盘。
椒橙失滋味,糁絮劳倾吞。
诘朝报家问,剪书徵阿孙。
苦陈乡人饥,采蕨啖其根。
仓封井花满,淘米安得浑。
觅翁如觅父,愿假东飞翰。
念之不遑处,喟焉整归鞍。
我老澹百虑,身世两莫存。
欲私一垅润,岂救大地乾。
西城柳遥遥,北寺江漫漫。
勿令嗟来死,以慰行路难。

(0)

送吕子阳二绝

好花移买自嫌贫,浪蕊空多未许春。
放出江边无数橘,半黄半绿恼骚人。

(0)

送郑景望二首

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
安舆遍就东南养,遗俗将陶雅颂功。
爱护元身如宝玉,节宣时序戒螟螽。
遥知独上千山路,处处梅花逐暖风。

(0)

题方武成诗卷

自古诗人高远处,看君涉步迈前峰。
谩呼贾岛为同社,莫遣陶潜是别宗。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