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月华临静夜》
《赋月华临静夜》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长空埃?灭,皎皎月华临。色正秋将半,光鲜夜自深。

九霄晴更彻,四野气难侵。

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

高人应不寐,惊鹊复何心。

漏尽东方晓,佳期何处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huálínjìng
táng / yáo

chángkōngāiàimièjiǎojiǎoyuèhuálín
zhèngqiūjiāngbànguāngxiānshēn

jiǔxiāoqínggèngchènánqīn
jìngzhàoyáoshānchūmíngliè宿chén

gāorényìngmèijīngquèxīn
lòujìndōngfāngxiǎojiāchùx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色辉映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内心的宁静。诗中“长空埃?灭,皎皎月华临”两句,以“长空”象征广阔无垠的夜空,“埃?灭”则暗示了夜色渐浓,而“皎皎月华临”则是月亮如织,照耀在夜幕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色正秋将半,光鲜夜自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色正”指的是秋意渐浓,而“光鲜夜自深”则是月色愈发明亮,夜晚也变得更加深邃。紧接着的“九霄晴更彻,四野气难侵”表达了天空的清澈和大地的宁静,“九霄”比喻高远的云端,“晴更彻”则是云层中透出的月光愈发明净,而“四野气难侵”则形容了一种难以入侵的纯洁与安宁。

诗人通过“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两句,将这种宁静和美好延伸到远处的山峦以及深邃的星辰之中。月光如水般流淌至远处的山峦,而那些孤零零的星辉则沉浸在无垠的夜空之中。

“高人应不寐,惊鹊复何心”一句,则是诗人对那位贤者的提醒和自我安慰,或许是在暗示自己应该珍惜这份宁静,不被世俗琐事所扰。最后,“漏尽东方晓,佳期何处寻”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寻。诗人在月色中沉醉,却也意识到夜已深,黎明即将来临,那种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又该在哪里寻找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亡宜人生日有感用乙亥岁韵

象服遗容故俨然,穗帷尊酒又残年。

灞陵共隐嗟予晚,北郭安贫藉尔贤。

千里关河愁跋涉,一封云垄待归全。

鹿车本约山中赋,翻作东城薤露篇。

(0)

题子渊内翰所藏画册·其二

往时波上人,今为林下花。

相对默不语,清心玉无瑕。

(0)

送冶斋先生孙君能下第南归

东南人物重毗陵,陆相声华动帝廷。

门下老生惭继武,膝前孙子解传经。

滦江木叶催鸿阵,阿阁天风想凤翎。

好约他年话今日,鹄袍争似柳衫青。

(0)

卢师邵宅会文太仆宗严用鸣字韵

童子垂头蟋蟀鸣,诗联不断酒频行。

青山梦绕来时路,黄菊香留晚岁情。

一斗尚堪呼我屋,五言谁可犯君城。

明朝共约慈恩去,为听骊驹意未平。

(0)

猛虎三首·其二

麟也亦有咎,但非猎夫知。

不射亦不免,射之宁复辞。

但恨豺与狼,纷纷满山蹊。

(0)

雨后文仪欲过小楼閒话诗以速之

买得仙人缩地符,三江七泽尽吾区。

诸公为有登楼兴,来看扬州白马湖。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