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雪虬枝密,凌空麈影匀。
叶倾秦帝雨,华老宓妃尘。
不见栖鸾客,多逢系马人。
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
冒雪虬枝密,凌空麈影匀。
叶倾秦帝雨,华老宓妃尘。
不见栖鸾客,多逢系马人。
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松树的景象。"冒雪虬枝密"表现了松树在雪中依然枝叶茂密,形态扭曲;"凌空麈影匀"则是对松树超凡脱俗的境界进行比喻,仿佛它能凌驾于天空之上,连同虚幻的麈(神话中的仙兽)一起舞动。接下来的"叶倾秦帝雨,华老宓妃尘"通过历史的对比,突显松树不随时间而衰败的特性,与古代帝王和贵妃相比较,不受时光的影响。
"不见栖鸾客,多逢系马人"则转换了视角,从描写松树本身转向观察到它周围的情境。这里通过“栖鸾客”与“系马人”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态度的观察。
最后两句"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则是通过对古代工匠雕刻大树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松树之高远与坚韧不拔,以及它在诗人心中所代表的精神价值。整首诗通过精致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及个人情操的寄托。
应帝期。于昭我文皇。历数承天序。龙飞自许昌。
聪明昭四表。恩德动遐方。星辰为垂耀。
日月为重光。河洛吐符瑞。草木挺嘉祥。
麒麟步郊野。黄龙游津梁。白虎依山林。
凤凰鸣高冈。考图定篇籍。功配上古羲皇。
羲皇无遗文。仁圣相因循。期运三千岁。
一生圣明君。尧授舜万国。万国皆附亲。
四门为穆穆。教化常如神。大魏兴盛。与之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