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风紧花如雾,催归雁程秋晚。
梦碾飙轮,霜砭病骨,消得吴云轻剪。江空恨远。
正枫落敲诗,砑笺流怨。
翠羽飞来,未谙愁重讶杯浅。
银筝凄弄夜久,泪痕双照处,衫袖还满。
巷口乌衣,遨头绣陌,曾识春人莺燕。零箫剩管。
问烟月前朝,去尘奔电。半枕寒潮,断魂和浪卷。
石城风紧花如雾,催归雁程秋晚。
梦碾飙轮,霜砭病骨,消得吴云轻剪。江空恨远。
正枫落敲诗,砑笺流怨。
翠羽飞来,未谙愁重讶杯浅。
银筝凄弄夜久,泪痕双照处,衫袖还满。
巷口乌衣,遨头绣陌,曾识春人莺燕。零箫剩管。
问烟月前朝,去尘奔电。半枕寒潮,断魂和浪卷。
这首《台城路·重过金陵》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周岸登的作品,通过对金陵(南京)秋景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历史沧桑之感。开篇“石城风紧花如雾”以石城(南京别称)的秋风吹落如雾的花朵,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暗示着词人的心境。接下来,“催归雁程秋晚”借归雁南飞,寓言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不得归的无奈。
“梦碾飙轮,霜砭病骨”通过梦境和寒冷的霜气,进一步刻画词人内心的苦楚与疲惫。“翠羽飞来,未谙愁重讶杯浅”则以翠鸟的无知,反衬词人愁绪之深,连饮酒也无法排解。
下片转而写夜晚的哀愁,“银筝凄弄夜久”,银筝的幽怨之声,更添词人心中的孤寂。“泪痕双照处,衫袖还满”描绘出词人独自对月垂泪,衣袖湿透的画面,情感悲凉至极。回忆起往昔的繁华,“巷口乌衣,遨头绣陌,曾识春人莺燕”,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结尾“零箫剩管,问烟月前朝,去尘奔电”借乐器残音和时光流逝,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半枕寒潮,断魂和浪卷”以海潮的汹涌比喻词人内心无法平息的愁绪,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深深的忧郁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金陵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