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六》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己学故学天隐说,多因误剃镜中头。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

(0)
翻译
我学习是为了顺应自然法则,就像天道般隐藏不露。
常常因为剃头时的失误,镜子中的形象变得模糊。
注释
己学:个人的学习。
故:所以,因此。
天隐说:自然法则的隐秘之道。
误剃:意外的剃头失误。
镜中头:镜子中的形象。
戏拈:随意拿起,比喻轻松处理。
当日:当时。
颜良案: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典故,颜良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案可能指事件或情境。
两足:双脚。
踏两舟:同时踏上两条船,比喻难以抉择或处境复杂。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

“己学故学天隐说,多因误剃镜中头。”这里借用了“天隐”这个典故,指的是古代仙人王子渊的别号,据传他曾因为一时之误,将自己的头发剪去。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讲述一个轻松诙谐的故事,但其实深层含义是在探讨历史人物的智慧与失误。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这两句则是直接引用了古代忠臣颜良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诚之士的赞赏。颜良案指的是颜良在历史上的英勇事迹,而“两足何堪踏两舟”则是在形容颜良即使面对困境,也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整首诗通过巧妙地联结古代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深刻理解和自己对于忠诚不渝的态度。诗中既有对历史智者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的自嘲,更融合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奉和御制上元灯

幔亭高敞九门前,银箭迟迟夜漏迁。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

朱轮绣毂车声接,玉勒金羁马首骈。

一曲云谣飞圣藻,万方歌咏仰尧天。

(0)

春日诗

年还乐应满,春归思复生。

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

落花随燕入,游丝带蝶惊。

邯郸歌管地,见许欲留情。

(0)

从军行·其一

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

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

鱼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

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

将军号令密,天子玺书催。

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

(0)

答何郎诗

幽居少怡乐,坐静对嘉林。

晚花犹结子,新竹未成阴。

夫君阻清切,可望不可寻。

处处多谖草,赖此慰人心。

(0)

西乌夜飞·其三

我昨忆欢时,揽刀持自刺。

自刺分应死,刀作杂楼僻。

(0)

从军行

苦哉远征人,毕力干时艰。

秦初略扬越,汉世争阴山。

地广旁无界,岩阿上亏天。

峤雾下高鸟,冰沙固流川。

秋飙冬未至,春液夏不涓。

闽烽指荆吴,胡埃属幽燕。

横海咸飞骊,绝漠皆控弦。

驰檄发章表,军书交塞边。

接镝赴阵首,卷甲起行前。

羽驿驰无绝,旌旗昼夜悬。

卧伺金柝响,起候亭燧燃。

逖矣远征人,惜哉私自怜。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