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干苦沉绵,居山畏不延。
白驴迎蒯子,青牛下葛仙。
度符南灶曲,写咒北阶前。
龙行初禁火,鸟步即凌烟。
净席三天坐,香炉五帝筵。
埋沙禳疫气,镇石禦凶年。
鬼用泥为壁,神将纸作钱。
山精愁镜厌,野魅怯灯然。
今日扬雄宅,应堪草《太玄》。
公干苦沉绵,居山畏不延。
白驴迎蒯子,青牛下葛仙。
度符南灶曲,写咒北阶前。
龙行初禁火,鸟步即凌烟。
净席三天坐,香炉五帝筵。
埋沙禳疫气,镇石禦凶年。
鬼用泥为壁,神将纸作钱。
山精愁镜厌,野魅怯灯然。
今日扬雄宅,应堪草《太玄》。
这首诗描绘了王绩在病愈后对住宅进行道教仪式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氛围。通过“公干苦沉绵”开篇,暗示了诗人曾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疾病困扰,而后“居山畏不延”,表达了对健康恢复的渴望以及对疾病的畏惧。
接下来,“白驴迎蒯子,青牛下葛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如白驴、青牛等,象征着道教中神仙或灵物的降临,为诗境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意味。“度符南灶曲,写咒北阶前”则描述了道士们在住宅的不同方位进行法术的施放,以期达到驱邪避疫的效果。
“龙行初禁火,鸟步即凌烟”这两句,通过“龙行”与“鸟步”的动态描写,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神秘,同时“禁火”与“凌烟”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仪式的严格性,也暗示了仪式完成后所达到的超凡境界。
“净席三天坐,香炉五帝筵”描绘了仪式期间的环境布置,净席与香炉的使用,不仅营造出清静庄严的氛围,也体现了对五方神明的敬仰与祭祀。
“埋沙禳疫气,镇石禦凶年”表明了仪式的目的在于消除疾病与灾祸,保护住宅及居住者免受外界的侵扰。
“鬼用泥为壁,神将纸作钱”这一奇特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鬼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道教仪式中对鬼神的尊重与利用。
“山精愁镜厌,野魅怯灯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鬼怪面对仪式时的恐惧与逃避,进一步强化了仪式的威力与神圣性。
最后,“今日扬雄宅,应堪草《太玄》”一句,借用扬雄(汉代学者)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经过这次仪式后,能够如同扬雄一般,在自己的住宅中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暗示了仪式对于个人精神与创造力的激发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道教仪式的庄严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健康、智慧与创作的深切渴望。
少昊秉秋律,白藏振严威。
凄其庶物肃,飒然群卉腓。
兹花性莫夺,于焉抱贞姿。
纷披曲榭阴,布濩苍沼涯。
沚莲混名族,丛菊相因依。
众芳固殊品,相时各有宜。
承露愈幽艳,被霜增华滋。
虽微后凋操,讵先秋草萎。
临流谁为容,倚风犹自持。
踟蹰玩芳态,为汝发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