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凡几憩,遂造最高处。
静室无不静,于秋静益助。
山风作声峭,涧水为色素。
寥朗极遐观,俯仰欣始遇。
宁非我向来,不留习去故。
肩舆凡几憩,遂造最高处。
静室无不静,于秋静益助。
山风作声峭,涧水为色素。
寥朗极遐观,俯仰欣始遇。
宁非我向来,不留习去故。
这首诗名为《静室》,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乘坐轿子多次停歇后,最终到达山顶最高处的情景。在静谧的室内,秋天的宁静更加凸显,山风呼啸,涧水清澈,景色空旷辽远,俯仰之间,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满足。
诗人通过“宁非我向来,不留习去故”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认为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更是内心深处对宁静、纯粹之美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白日对芳树,静夜爱明月。
我饮虽不多,杯杓安可阙。
破屋有空缸,冷灶无黔突。
投餐闻韩辱,乞食使陶讷。
鉴此不求人,终身其镂骨。
傥有佳客过,未免贳袍笏。
风从东南来,语向西北发。
西北多凤雏,枝间报清越。
玉壶盛晓露,赠置醉莫歇。
却少可饮人,为告月休没。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时不选数老独嗟,鬓毛未变目未花。
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
红英灼灼弄日色,秾艳皎皎生铅华。
长廊垂幕风不动,映柳黄莺吟未涯。
燕衔新泥补巢缺,蜗压峻陛临角斜。
是时唯闻鸟雀闹,尽日不听车轮哗。
虽传此景无分到,但讶习惯犹豪誇。
他年造物傥有意,不使龊龊居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