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旁枝复不妖花,种得应从净饭家。
昨夜水仙出听讲,刚闻是妙法莲华。
不旁枝复不妖花,种得应从净饭家。
昨夜水仙出听讲,刚闻是妙法莲华。
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湖上荷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不旁枝复不妖花”开篇,赞美了荷花的高洁与自然之美,不偏不倚,不媚不妖,如同出自净饭之家,寓意着纯洁与正直。接着,“种得应从净饭家”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品质源自纯净之源,暗示了佛教中净饭王与佛陀的关系,暗含了对清净与智慧的追求。
“昨夜水仙出听讲,刚闻是妙法莲华”则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水仙比拟为听众,暗示诗人自己如同水仙一般,在夜晚静听佛法的讲授。这里的“妙法莲华”是指《妙法莲华经》,是中国佛教经典之一,象征着佛法的深邃与美妙。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渴望深入理解的心境,同时也借荷花的生长环境——昆明湖,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充满智慧的氛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佛教智慧以及内心纯净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刘家贞妇翁家女,德耀共姜乃其侣。
夫在黄泉子在怀,自掩霜帏泪如雨。
酸在眉兮痛在肝,寂寞孤灯照影寒。
幽花不识春风面,劲草何愁夕露漙。
于今埋玉苍山侧,风雨年年土花碧。
芳魂已逐尘散亡,苦节尤为人叹息。
人生何用计脩促,但得留名死亦足。
承家况有子读书,高步云霄簉鸾鹄。
昨日焚黄丘陇前,日月垂光耀九泉。
呜呼守节从来庆多有,失节事人天所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