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艳春过了。有尘香坠钿,尚遗芳草。步绕新阴,渐觉交枝径小。醉深窈。爱绿叶翠圆,胜看花好。
芳架雪未扫。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晓。柳丝系棹。问阊门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飞,故扑簪花破帽。酹残照。掩重城、暮钟不到。
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艳春过了。有尘香坠钿,尚遗芳草。步绕新阴,渐觉交枝径小。醉深窈。爱绿叶翠圆,胜看花好。
芳架雪未扫。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晓。柳丝系棹。问阊门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飞,故扑簪花破帽。酹残照。掩重城、暮钟不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充满了对逝去春色的怀念和不舍。诗中“水园沁碧”一句,便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而“骤夜雨飘红”则是对春天最后花朵落地的情景描写,既有季节更替的感慨,也透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艳春过了,有尘香坠钿,尚遗芳草”进一步强调了春色已逝,但仍留有一丝余韵。这里,“艳春”指的是春天的繁华景象,“有尘香坠钿”则是说落花随风飘散,有的还附着在衣襟上,带来了淡淡的香气,而“尚遗芳草”则表明尽管春色已逝,但仍留下了一些未完全凋谢的花草。
诗人通过步行于新生的树荫之下(“步绕新阴”),感受到枝叶交错,路径变得狭窄(“径小”)。这种感觉让诗人醉心其中,沉浸在这片刻的美好之中。这里,“渐觉交枝径小”表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
“爱绿叶翠圆,胜看花好”表达了诗人更偏爱那些未完全绽放的绿色新叶,因为它们代表着生命力和永恒。这种情怀与通常对盛开鲜花的喜爱形成对比,更显出诗人的独到见解。
“芳架雪未扫,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晓”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春去夏来,庭院中的花架上尚留有未融的雪花,而那些美丽的女子们却因浓重的绿意而显得有些迷离和困惑。
“柳丝系棹,问阊门自古,送春多少”则是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春色的反复思索。这里,“柳丝系棹”指的是用柔软的柳枝编织成的篱笆,而“问阊门自古,送春多少”则是在询问自古以来,这座城门见证了多少个春天的离去。
最后两句“倦蝶慵飞,故扑簪花破帽。酹残照。掩重城、暮钟不到。”描绘了一幅疲惫蝴蝶和人在夕阳中追逐残留花影的情景。蝴蝶因为疲惫而飞行不稳,人们也因对春色的留恋而故意扑向那些尚未凋谢的花朵,以至于帽子都被花枝所伤。这里,“酹残照”是说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而“掩重城、暮钟不到”则是在描绘诗人关闭沉重的大门,试图隔绝外界的喧嚣,但暮色的钟声却无法完全屏蔽。
整首诗通过对春色最后一抹余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不再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