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京师阻雨二首·其一》
《京师阻雨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深泥漫漫污后土,长安闭门三日雨。

顽云不动风伯愁,飞电更相雷师怒。

阳乌力弱不自持,天漏已宽无石补。

麦蛾禾耳不足忧,当念为鱼救无禹。

(0)
注释
深泥:深厚的烂泥。
后土:古代对大地的称呼。
顽云:凝固不动的乌云。
风伯:风神的别称。
阳乌:指太阳。
天漏:比喻天空的漏洞。
麦蛾:麦子上的虫害。
禾耳:稻谷的别称。
禹:古代著名治水英雄。
翻译
厚厚的烂泥覆盖着大地,长安城连续三天大雨不停。
乌云凝固不动,风神感到忧虑,闪电雷鸣更是愤怒交加。
太阳失去了力量,无法抵挡,天空漏洞虽大,却没有石头可以修补。
麦蛾和稻谷的损失无需太过担忧,应当关心的是如何像大禹一样拯救陷入困境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阴雨天气给京城带来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开篇“深泥漫漫污后土”表明泥泞遍布,环境脏乱;“长安闭门三日雨”则展示出长安城因连绵大雨而关闭城门,这种景象给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接着,“顽云不动风伯愁”写出了天气的阴沉与静止,似乎连风都感到忧虑;“飞电更相雷师怒”则形容了雷声如同雷公发怒,电闪雷鸣增添了一种紧张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阳乌力弱不自持”,太阳的光芒被云层遮蔽,失去了本有的力量;“天漏已宽无石补”则是说时间在流逝,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岁月的消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无法挽回的感慨。

最后,“麦蛾禾耳不足忧”,麦子遭受了害虫的侵袭,这是农业灾害的一种;“当念为鱼救无禹”则是借用古代大禹治水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当前问题的无奈和渴望有英雄出现拯救民众。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深刻的感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同张宾王上仙愚公诸君子秦淮泛舟

携酒来寻桃叶渡,听歌共上木兰舟。

人当醉极偏矜醒,欢到关情反作愁。

叠浪远山描浅黛,媚人明月趁清秋。

朱栏曲曲香风散,丝管声中笑韵流。

(0)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其二

濯濯园中梅,矫矫雪中植。

凡物贵后凋,君子尚消息。

稍逢天运周,春风意何极。

但嫌少妩媚,妒彼桃李色。

孤赏赖伊人,庶以葆元德。

(0)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其一

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

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

是用鲜覆败,危途自匡敕。

胡为适千里,强弩无末力。

终虞驽钝材,中道旷乃职。

先民有典型,儒迹不终熄。

愿言后来人,聊从老马识。

(0)

自慰

避世曾誇管幼安,双穿木榻膝如盘。

家馀苦蕺堪尘甑,掌忆明珠悔梦兰。

已识彭殇生是幻,转怜儿女粝同餐。

多情最爱西窗月,几度徘徊濯影寒。

(0)

丁酉元旦口占

春色光芒映太玄,梅花吾意共相传。

年来心事浑如水,也共儿童逐世缘。

(0)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记得髫年此旧游,重来说法使人愁。

天留故老传宗教,人向空门悟实修。

野鸟有情凭槛语,碧云无恙傍檐流。

诸君不用多惆怅,试看青山自点头。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