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慰》
《自慰》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避世曾誇管幼安,双穿木榻膝如盘。

家馀苦蕺堪尘甑,掌忆明珠悔梦兰。

已识彭殇生是幻,转怜儿女粝同餐。

多情最爱西窗月,几度徘徊濯影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的《自慰》。诗中描绘了诗人避世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避世曾夸管幼安,双穿木榻膝如盘”以典故开篇,夸赞自己如同东晋名士管宁一般,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他选择在木榻上生活,双膝弯曲,形象地展现了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颔联“家馀苦蕺堪尘甑,掌忆明珠悔梦兰”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提到家中虽有苦蕺(一种植物),但足以作为炊具,象征着物质生活的简单与满足。同时,他回忆起曾经梦想得到的明珠,如今却因现实的琐碎而感到后悔,表达了对过去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颈联“已识彭殇生是幻,转怜儿女粝同餐”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识到生命终将归于虚无,无论是长寿还是短命,都是幻象。然而,他转而怜悯那些与子女一同分享粗茶淡饭的人们,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尾联“多情最爱西窗月,几度徘徊濯影寒”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喜爱。他最喜欢在西窗下欣赏月色,多次徘徊其间,感受月光的清冷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卧陶轩

陶公白头卧,宇宙一北窗。

但闻窗风雨,平陆漫成江。

卯金扛九鼎,把菊醉胡床。

城南晁正字,国器无等双。

日月丽宸极,大明朝万邦。

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逄逄。

万卷曲肱里,胸中湛秋霜。

亦有好事人,叩门提酒缸。

欲眠不遣客,佳处更难忘。

(0)

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净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沈烱同庾肩吾诸人游明庆寺诗次韵奉呈二公

秘藏开新译,天花雨旧堂。

證经多宝塔,寝疾净名床。

鸟语杂歌颂,蛛丝凝篆香。

同游得赵李,谈道过何王。

(0)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

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馀。

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

(0)

九山

我经九山问野叟,崔嵬一无安曰九。

且恐断岸积琼玖,复意陂原多产韭。

又疑堆垄若柱灸。

四者未悟叟不言,使我临流独搔首。

(0)

浮来山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

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

洞嘘蛟鼍腥,庙画风雷异。

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

(0)

送余少卿知睦州

青山峡里桐庐郡,七里滩头太守船。

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

养茶摘蕊新春后,种橘收包小雪前。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