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十三坡,居人总荷戈。
烟营江树尽,霜木陇云多。
樵爨村村屋,斧斤旦旦柯。
白驹空谷在,何事卜行窝。
水外十三坡,居人总荷戈。
烟营江树尽,霜木陇云多。
樵爨村村屋,斧斤旦旦柯。
白驹空谷在,何事卜行窝。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卜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劳作之美的乡村图景。首句“水外十三坡”,点出山势起伏的地形,暗示了卜筑之地的偏远与自然环境。次句“居人总荷戈”,则揭示了这里的居民虽然生活在山水之间,但依然保持着警惕和备战的状态,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烟营江树尽,霜木陇云多”两句,通过描绘江边炊烟袅袅和田野上霜木披覆的景象,展现了村庄的日常生计和季节变换。这里的“烟营”形象生动,犹如军营般有序,而“霜木陇云多”则烘托出秋意浓厚的氛围。
“樵爨村村屋,斧斤旦旦柯”进一步描绘了村民们伐木取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质朴。最后,“白驹空谷在,何事卜行窝”以白马在空谷中悠然的形象,反问为何要在此地建造居所,流露出诗人对卜筑选择的深思和对未知未来的疑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既有田园风光的宁静,又有社会现实的影子,表达了诗人对卜筑之地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