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沉玉峰外,芦重冻溪边。
破冷方兰棹,惟应访戴船。
天沉玉峰外,芦重冻溪边。
破冷方兰棹,惟应访戴船。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水的静谧画卷。首句“天沉玉峰外”,以“天沉”二字渲染出冬日天空的深邃与宁静,而“玉峰”则借喻山峦在雪后的洁白与挺拔,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纯净的意境。次句“芦重冻溪边”,通过“芦重”和“冻溪”两个意象,不仅描绘了芦苇在严寒中坚韧的姿态,也暗示了溪水在冰封下的静默与寒冷,两者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破冷方兰棹,惟应访戴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主题。前一句“破冷方兰棹”中的“破冷”二字,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打破寒冷、带来生机的期待,而“兰棹”则象征着诗人或访客的行舟,正穿越这寒冷的冬日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自然的亲近。后一句“惟应访戴船”则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与知音的渴望,仿佛是在邀请友人一同欣赏这雪后的美景,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
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
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
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
曰余滥推毂,民愿始天从。
上洛分都尉,弘农开附庸。
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峰。
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
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
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
分繻出帝京,升装奉皇穆。
洞野属沧溟,联郊溯河服。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
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
岁严摧磴草,午寒散峤木。
萦蔚夕飙卷,蹉跎晚云伏。
霞志非易从,旌躯信难牧。
岂慕淄宫梧,方辞兔园竹。
羁心亦何言,迷踪庶能复。
尊学尚矣,道亦遐哉。启图观秘,辟苑兴才。
事高东序,义迈云台。峨峨德傅,灼灼英台。
复礼曲台,反乐宣榭。阙文内举,輶轩外驾。
结朋千里,从师百舍。坠典必修,阙祀咸荐。
回鸾献爵,摐金委奠。肆士辨仪,胥人掌县。
仿佛神踪,徘徊灵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