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椒》
《花椒》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0)
翻译
欢快的笑容向着西风绽放,口中喷出的珍珠般晶莹
采摘时还带着秋露的洁白,晾晒时更显夕阳的娇艳红润
调制的浆液美得足以录入《离骚》,涂抹的墙壁香气凝聚在汉宫中
连鼎中的美食也应该尝到这味道,别让姜和桂独自成就美味
注释
欣忻:欢快的心情。
元珠:比喻珍贵的食物或珍珠般的颗粒。
秋露:秋天清晨的露水,象征清纯。
夕阳红:形容晚霞的色彩,象征温暖和美丽。
骚经:指《离骚》这样的古代文学经典。
汉殿:借指古代宫殿,可能暗示皇室或高贵的场所。
鼎餗:鼎中的食物,泛指佳肴。
姜桂:两种常用的调料,此处可能象征其他香料。
成功:此处指美食的味道达到极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花椒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加工。"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一句,以花椒果实如珍珠般散发着清新气息,迎接西风,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意象。紧接着的"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则是对花椒成熟过程中的一种诗意化表述,把握了自然界中生命体内外交互作用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则将花椒的香气与古典文学和建筑艺术相结合,使得这种植物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承载了文化的意义。最后一句"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则是诗人对这种自然之物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于不同事物之间平等重要性的阐述。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还透露出他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通过对花椒这一植物形态、生长过程及利用方式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万物平等尊重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浣溪沙.春画二首·其一

燕滑莺娇特地过。不禁琐碎上心窝。

起无聊赖卷湘波。

一串游丝牵舞蝶,十层晴影矗群螺。

香车钿縠奈他何。

(0)

风流子.题周文夏画册

旧游弹指过,才披卷,仿佛见伊人。

有万顷澄波,千章乔木,几重碧巘,一片闲云。

都并作、莼鲈归梦短,山水卧游频。

藜阁宵残,禁莲飘麝,兰台昼静,院柏摇春。

闲情供渲染,长康后、应是摩诘前身。

想见淋漓尽致,盘礡天真。

忆为日几何,风流顿尽,其人斯在,翰墨还分。

多少西州醉眼,泪涴香芸。

(0)

浣溪沙.游仙五首·其三

绛阙千年白玉楼,词臣供奉殿东头。

陇西长吉最风流。

更采江南肠断句,素娥初向月中讴。

一声玉笛碧空愁。

(0)

步蟾宫

单衫杏子无尘涴,更婀娜、合欢花朵。

一生赢得住江南,便占尽、吴中梳裹。

者边只有消魂我,盼嫩约、今番须果。

那知暮雨独归时,但怅望、红楼灯火。

(0)

春日游读书山怀元遗山先生四首·其三

性正气亦正,跌荡雄幽并。

声名世耳食,知己惟一兄。

四十五年闲,毁誉何轰轰。

习俗安污流,所葆遂不贞。

锱铢较利害,俯仰随重轻。

所以贵壁立,君子岂好争。

(0)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其六

飞泉树杪隔溪闻,洗出青天几片云。

金碧楼台残照里,天然一幅李将军。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