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和人都醉,日长偏惹情思。
窗里玉人春睡美,窗外莺啼惊梦时,起来花满枝。
约住彩云三尺,围来绛雪参差。
红粉不随春色老,帘卷风前花乱飞,销魂花不知。
芍药和人都醉,日长偏惹情思。
窗里玉人春睡美,窗外莺啼惊梦时,起来花满枝。
约住彩云三尺,围来绛雪参差。
红粉不随春色老,帘卷风前花乱飞,销魂花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醉芍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芍药的美丽与醉人的气息。"芍药和人都醉",既写出了芍药的馥郁芬芳引人陶醉,也暗示了观画者也被其美景所打动。"日长偏惹情思",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慵懒与情感的滋生。
"窗里玉人春睡美",将画面转向室内,通过比喻美人如玉,展现了闺中佳人慵懒而娇美的睡态。室外,"窗外莺啼惊梦时",动态的莺鸣声打破宁静,唤起梦中人的觉醒,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起来花满枝",描绘了美人醒来后,窗外的芍药花瓣纷飞,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花毯,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接下来的"约住彩云三尺,围来绛雪参差",运用夸张和比喻,形容芍药花瓣如彩云、绛雪般绚丽,围绕在美人身边,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
最后两句"红粉不随春色老,帘卷风前花乱飞,销魂花不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红颜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眼前芍药花的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团圞秋卉出篱东,惹露凌霜衮衮中。
疑是花神抛未过,更教辗转向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