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
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
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
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
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展现了对金山寺一带风光的深刻感受。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金山寺周遭环境的特点。"香刹"指的是香气浓郁的佛教塔刹,这里用以形容金山寺的庄严肃穆;"嵯峨"则描绘出山势的峻拔和层次分明;"松门络薜萝"展示了寺前松树的繁茂与藤蔓缠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氛围。
接下来的"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进一步描写了环境之清新和宁谧。"风清"表明空气清新,"尘不到"则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岸阔"指的是江岸开阔,而"鸟难过"则透露出一丝寂静之感,即便是飞鸟也难以穿越这宁静的空间。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天气变化带来的意境。"欲雨"暗示了即将到来的雨水,而"江声怒"则形容江水因风或雨而变得汹涌澎湃;"新晴"意味着阴霾后的天空重新放晴,"海气多"则指的是晴朗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留恋之情。"行舟"即将启航,但尚未划桨(摇棹);"回望"则是诗人在离开前回首所见的风光,而"隔烟波"则形容远处江水在薄雾中的模糊景象,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而又略带几分孤寂的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