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使君》
《送张使君》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桐川风物最三吴,刺史循良继两都。

但见卖刀还买犊,谁知有裤本无襦。

来时竹马迎儿辈,去日棠阴绕舍隅。

攀断车辕留不止,他年应作祖张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ng使shǐjūn
sòng / liángnéng

tóngchuānfēngzuìsānshǐxúnliángliǎngdōu

dànjiànmàidāoháimǎishuízhīyǒuběn

láishízhúyíngérbèitángyīnràoshè

pānduànchēyuánliúzhǐniányìngzuòzhāng

翻译
桐川的风土人情最为三吴地区所独有,现任刺史像前任一样是优秀的官员。
只见人们卖刀换购小牛,却不知贫穷之家连裤子都没有,只有上衣。
孩子们骑着竹马迎接我,离开时家宅周围满是海棠树荫。
我攀着车辕不愿离去,希望将来这里能成为子孙后代的回忆之地。
注释
桐川:地名,指桐庐县。
三吴:古称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三个区域。
循良:品行良好,遵循法度。
两都:可能指前任刺史治理有方,如同都城的典范。
卖刀还买犊:形容当地经济活动,卖兵器换购耕牛。
无襦:暗示贫穷。
襦:短衣,古代平民的日常服装。
竹马:儿童游戏,用竹子做的马。
儿辈:孩子们。
棠阴:海棠树下的阴凉。
攀断:用力拉扯,舍不得离开。
车辕:车辆前端的横木。
祖张图:祖先传颂的佳话,寓意美好回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送张使君》,通过对桐川(今浙江桐庐一带)风土人情的描绘,赞美了张使君的循良政绩。首句“桐川风物最三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暗示了张使君将赴任的地方是富庶而美丽的江南地区。

第二句“刺史循良继两都”,进一步赞扬张使君的品行,说他像古代的贤良刺史一样,接续了京都的美德。"两都"可能指的是历史上重要的行政中心,这里暗指张使君有治政的才能。

第三、四句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变化:“但见卖刀还买犊,谁知有裤本无襦。”这反映了张使君到任后,百姓生活改善,不再需要卖武器换生活必需品,而是开始购买家畜,连衣着也从无到有,侧面烘托了他的政绩。

第五、六句回忆张使君到来时的情景:“来时竹马迎儿辈,去日棠阴绕舍隅。”竹马游戏和棠阴环绕的场景,描绘了孩子们的欢乐和乡邻的和睦,表达了对张使君带来和谐氛围的怀念。

最后一句“攀断车辕留不止,他年应作祖张图”,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张使君的不舍和期待,希望他的政绩能被后人长久铭记,如同祖辈流传的佳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深情的笔触,赞扬了张使君的政绩和人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病起行署后小园

日出能无事,风来便有情。

归迟农节误,病久道心生。

枹屐行泥稳,椰冠试沐轻。

园丁忘我在,荒秽任纵横。

(0)

漫记·其三

踏地分曹却退行,团花簇锦斗身轻。

直前逞态蹁跹甚,高唱惟闻得得声。

(0)

鹿耳门即事·其三

地震民讹桐不华,处堂燕雀自喧哗。

无端半夜风尘起,几处平明旌旆遮。

牧竖横篙穿赤甲,将军战血漫黄沙。

传闻最是游公壮,登岸漂然不顾家。

(0)

台湾竹枝词·其九

恶竹参差透碧霄,丛生如棘任风摇。

那堪节节都生刺,把臂林间血已漂。

(0)

昙花图·其一

西域谁携仙种回,昙花喜杂瘴烟开。

分明遗赠皇华使,不令空王独占来。

(0)

送余刺史宝冈秩满入觐即次留别元韵·其四

尝读月令记,孟秋缮囹圄。

三年一空之,仁政群嘉予。

汪汪千顷波,湛恩殆如许。

达尊遍海陬,津津数德齿。

况予托素心,能无感独处。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