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川风物最三吴,刺史循良继两都。
但见卖刀还买犊,谁知有裤本无襦。
来时竹马迎儿辈,去日棠阴绕舍隅。
攀断车辕留不止,他年应作祖张图。
桐川风物最三吴,刺史循良继两都。
但见卖刀还买犊,谁知有裤本无襦。
来时竹马迎儿辈,去日棠阴绕舍隅。
攀断车辕留不止,他年应作祖张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送张使君》,通过对桐川(今浙江桐庐一带)风土人情的描绘,赞美了张使君的循良政绩。首句“桐川风物最三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暗示了张使君将赴任的地方是富庶而美丽的江南地区。
第二句“刺史循良继两都”,进一步赞扬张使君的品行,说他像古代的贤良刺史一样,接续了京都的美德。"两都"可能指的是历史上重要的行政中心,这里暗指张使君有治政的才能。
第三、四句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变化:“但见卖刀还买犊,谁知有裤本无襦。”这反映了张使君到任后,百姓生活改善,不再需要卖武器换生活必需品,而是开始购买家畜,连衣着也从无到有,侧面烘托了他的政绩。
第五、六句回忆张使君到来时的情景:“来时竹马迎儿辈,去日棠阴绕舍隅。”竹马游戏和棠阴环绕的场景,描绘了孩子们的欢乐和乡邻的和睦,表达了对张使君带来和谐氛围的怀念。
最后一句“攀断车辕留不止,他年应作祖张图”,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张使君的不舍和期待,希望他的政绩能被后人长久铭记,如同祖辈流传的佳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深情的笔触,赞扬了张使君的政绩和人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