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一》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

(0)
注释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深厚友谊。
意无穷:意境深远,难以穷尽。
三尺空弦:指未弹奏的琴弦,象征着闲置的才华。
膝上桐:膝上放置的古桐木制成的琴。
默默:静静地,无声无息。
此时:此刻。
会得:理解,体会。
坐凭:坐着依靠。
江阁:江边的楼阁。
飞鸿:飞翔的大雁。
翻译
高山流水的意境深远无尽
膝上放着的三尺空弦桐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

“高山流水意无穷”,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高远连天、流水不息的壮丽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胸襟广阔的情怀。这里的“高山流水”象征着永恒和生命力,“意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限的情感。

“三尺空弦膝上桐”,这句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的形象,手持琴筝(但未弹奏),坐在一棵桐树下。这里的“三尺”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此处意指琴的大小;“空弦”意味着虽然有琴却未开始演奏,“膝上桐”则是说在桐树之下。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独自沉浸于自然之中的宁静情境。

“默默此时谁会得”,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对心灵交流的渴望。诗人在这个瞬间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愫,似乎只有与他有相同感悟的人才能理解这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坐凭江阁看飞鸿”,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坐在靠近江边的建筑物——江阁中,观赏着天际间飞翔的鸿鸟。这一景象不仅是对自然景致的刻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高山流水、琴筝桐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中秋

马上度中秋,娟娟照客愁。

光涵金镜出,色傍玉珂流。

病骨思灵药,羁栖叹敝裘。

关山无限意,怅望陇西头。

(0)

领邑入舟作

一自违乡邑,三年复此舟。

乍登伤夙昔,欲济且淹留。

雨浪晴还捲,风帆暝不收。

无劳悲去国,但遣得安流。

(0)

移官越中初返家园奉答伯兄虞山见寄

薄游逗京邑,独往眷长林。

始奉越乡役,因惬故山寻。

旷兹二载别,良晤展斯今。

谁谓百里间,犹自邈徽音。

未结丘中赏,先枉池上吟。

睇燕悲稍戢,怀荆嘅以深。

花源回俗辙,萝径断尘簪。

且驻稽东驾,云扉期此心。

(0)

议狱诗·其十一

酬知俪白璧,听讼得黄金。

岂不黩尔贿,道迩理可谌。

古人戒威富,象齿能毁身。

何以谳天子,惟有至公心。

(0)

赠周侍御·其八

奉扬天宪,出纳王言。纪纲攸赖,朝廷以尊。

(0)

咏史·其一

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

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

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