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
《夜雨》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客路逢秋梦易醒,空江烟雨晚冥冥。

数声夜半孤篷外,不似高斋竹里听。

(0)
鉴赏

这首《夜雨》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秋夜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首句“客路逢秋梦易醒”,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旅人,以及所处的季节——秋天。秋天的夜晚,本就容易引发思乡之情,更何况是在行旅之中。这里的“梦易醒”不仅指自然界的夜深天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与梦境的短暂。这一句通过“客”、“秋”、“梦”三个关键词,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次句“空江烟雨晚冥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景象。空旷的江面,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晚上的光线昏暗不明。这幅画面既具有一种凄迷之美,又蕴含着淡淡的忧伤。烟雨与冥冥的结合,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朦胧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第三句“数声夜半孤篷外”,将视角转向了具体的听觉体验。在寂静的夜晚,远处传来几声轻微的声响,似乎是风吹过船篷的声音。这一句通过“夜半”、“孤篷”等词,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旅途中的漂泊状态。与前两句相比,这一句更加聚焦于个体的感受,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和深刻。

最后一句“不似高斋竹里听”,以对比的方式收尾。诗人将自己此刻在夜雨中听到的声音与过去在高雅的书斋中聆听竹林之音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综上所述,《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雨景图,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和伯氏德清道中

解组归寻梵释宫,帆风舟转疾飞蓬。

棠阴留付长江外,山色收来数笔中。

闻说笑谈供燕席,有时鱼鸟杂签筒。

岂唯政誉歌襦裤,文字由来继古风。

(0)

正月九日携儿侄游宝庆寺

花川同色及春时,不报人知也自知。

此日不须题岁月,一回来作一篇诗。

(0)

醉花阴·其一

红尘紫陌春来早。晚市烟光好。

灯发万枝莲,华月光中,天净开蓬岛。

老人旧日曾年少。年少还须老。

今夕在天涯,烛影星桥,也似长安道。

(0)

齐天乐·其一萤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0)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其二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于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

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岸斗绝悲猿猱。

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

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

昆崙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

块独守此嗟何求,况乃低徊梦中语。

(0)

宫词·其九十二

雪晴鳷鹊楼边月,风落昭阳殿后梅。

炉炭灺消香兽暖,独拈香箸拨红灰。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