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七》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七》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瀹凤团。

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0)
注释
游山:游览山水。
瓢具:携带的饮具。
竹边:竹林旁边。
安:悠闲。
石鼎:石头制成的煮水器。
松边:松树旁边。
瀹:烹煮。
凤团:一种名贵的茶。
梅边:梅花盛开的地方。
观鹤舞:观赏白鹤起舞。
模作:模仿绘制。
画图:画面。
翻译
在竹林边悠然游山,石鼎旁烹煮凤团茶。
再到梅花丛中赏鹤翩翩,真想把这美景描摹成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生活状态。开篇“游山瓢具竹边安”,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漫步于竹林之旁,选取适宜的地方设置自己的居所,这里的“安”字传达出一种归属与平和的情怀。

接着,“石鼎松边瀹凤团”,诗人选择了一处岩石旁,松树环绕的地点,可能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或是山洞,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这里的“瀹”字形容了水流的声响,而“凤团”则隐喻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高洁而独立。

第三句,“更向梅边观鹤舞”,诗人的视线转移到梅花之旁,观赏到 鹤的优雅舞蹈。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和清高,而鹤则是长寿与纯洁的象征,这里通过对梅花和鹤舞的观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一句,“好将模作画图看”,诗人希望能把这种美好的景致和情感永久保存下来,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这份心灵上的触动。这里的“好”字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与珍视,而“模作”则是说要以此为模本,创作出一幅描绘这一切的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生活境界的追求和艺术创作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与灵感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乙未除夕为稽古诸传未竣漫吟五律·其三

颔下骊珠何处寻,灯前独对转沉沉。

然犀所见休惊怪,罔象相逢莫羡歆。

便使六经皆注脚,方知百世有同心。

请伊暂释怀中卷,糟粕安能尽古今。

(0)

十三长至西宁藩臣恭设龙位行五拜三叩礼臣同胡卫国率诸文武行十二拜恭纪

拜稽同上国,尊攘赖贤王。

望阙思龙衮,飞云动鸟章。

闭关三日后,化逆两阶旁。

百倍看兵气,齐兹仰帝光。

(0)

立秋前三日繇乐民之高凉

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

天涯频岁惊心骨,海角三秋接梦思。

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

捷书夜报同清昼,满目高雷出汉旗。

闻鸡击楫当年子,祖鞭无数并驱驰。

弹冠结绶何累若,岭外孤臣嘿叹咨。

沾巾呜咽翻倒极,忧喜同心日共持。

朝辞云木环千径,暮倚凉烟抱一枝。

兰皋有意浮幽壑,草色无端动野吹。

吾令羲和时弭节,上求下索敢云疲。

榛苓杳霭知何处,伊人宛在微堪觑。

岂俟葭苍问一方,始从露白淘千虑。

(0)

十八忠节吟三首·其一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终须问尔音。

千里徒思奔踶马,三年颇怪不鸣禽。

榛苓但许依山隰,苗黍虚劳竞雨阴。

远听独烦君子讯,西方孰见美人心。

(0)

得肃之近集快读数遍作诗三首·其二

纸上声疑出,篇终意有馀。

理于玄引淡,神以静来虚。

幽涧流清澈,高云诏卷舒。

掀髯兼面壁,吾欲问其初。

(0)

过细柳营

细柳名归重厚儿,棘门霸上尔何为。

备胡但有将军令,开壁宁誇介胄仪。

此日徐行观戒约,他时坚卧识旌旗。

祇今按辔过前垒,天子当年不敢驰。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