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魂梦到仙津,得见蓬山不死人。
云叶许裁成野服,玉浆教吃润愁身。
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
次第引看行未遍,浮光牵入世间尘。
昨宵魂梦到仙津,得见蓬山不死人。
云叶许裁成野服,玉浆教吃润愁身。
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
次第引看行未遍,浮光牵入世间尘。
此诗描绘了一场奇妙的梦境之旅。"昨宵魂梦到仙津",诗人在夜晚的梦中灵魂飘渺,抵达了传说中的仙界。此处"蓬山不死人"出自《庄子》“列子行道于山中,遇一老翁,曰蓬莱之君”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神秘境界。
接下来的"云叶许裁成野服,玉浆教吃润愁身",则是梦中仙界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云朵变成了轻柔的衣料,裁剪而成简单自然的野服;"玉浆"指的是仙界中的美酒或灵液,诗人在梦中学会了饮用这种能滋润身体、消除愁绪的仙液。
"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两句描写了一处超凡脱俗的景象。"红楼"往往与高雅或仙境相关联,此处可能是梦中的一种建筑;"近月"则让人联想到一种和谐的宇宙秩序,"宜寒水"则是一种清凉、纯净的水源。而"绿杏摇风占古春",则是在描绘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杏花在微风中摇曳,似乎是对远古美好时光的一种召唤。
最后两句"次第引看行未遍,浮光牵入世间尘"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的不舍和留恋。"次第"意味着逐一、依次,而"引看行未遍"则是说在梦中观赏这些美好景象时,还没有欣赏完全;而"浮光牵入世间尘"则是在描述当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心中仍然被那些超凡脱俗的幻影牵绊,无法自拔地回到现实世界中的尘世纷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仙界之旅,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永恒和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