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襟侈袖若僧衣,闲荡扁舟入郭嬉。
好是醉归村舍晚,声声耳畔阿郎儿。
长襟侈袖若僧衣,闲荡扁舟入郭嬉。
好是醉归村舍晚,声声耳畔阿郎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身着长襟侈袖,仿佛僧人衣裳的男子,悠然自得地荡漾着小舟,穿梭于水乡之间,享受着闲适的乐趣。画面中,男子的悠闲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接着,诗的后两句转向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当这位男子醉酒归来,夜幕低垂,他仿佛听到了耳边传来的“阿郎儿”的声音。这声音或许是他儿子的呼唤,也可能是对故乡、家庭温暖的深切思念。在醉意朦胧中,这些声音更加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亲情与归属感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既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又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思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图景。
闻思大士真奇绝,俱妙形神侔玉雪。
譬如水月自清凉,能与世间除恼热。
自从證悟今几劫,定慧慈威初不灭。
解脱曾因无尽宣,圆通更假文殊说。
森然宝臂清净目,八万四千犹一吷。
依怗群生愿力坚,宴坐谛观尘世阅。
先生往时堕宪网,泽雉在樊鹰在绁。
默相虔诚赖觉慈,灼知情实蒙圣哲。
踰年海上得归来,冒险岂殊探虎穴。
精刚何翅金百鍊,忠荩端同水万折。
观音在处皆现前,不必图绘劳携挈。
此方教体在音闻,悟入此门良不拙。
更将妙语赞悲心,功德须知莫如舌。
扁舟渡松江,惨淡天色恶。
胜游得禅房,旷望倚虚阁。
轩楹俯巨浸,云水互参错。
长风驾惊浪,飞雪相喷薄。
未应神龙怒,端有蛟鼍作。
片帆天际来,飘忽如陨箨。
波涛浩无涯,撑突殊不愕。
奈何操我舟,惴慄缆添索。
蜚廉也世情,逐客正落寞。
深夜始归眠,蓬窗听鸣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