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蓂荚长尧阶,雨露恩深及草莱。
百辟衣冠陪大祀,中天星斗拱三台。
旧章已自超前代,新礼何须究曲台。
总谓庆成开宴日,师臣奏颂擅雄才。
喜看蓂荚长尧阶,雨露恩深及草莱。
百辟衣冠陪大祀,中天星斗拱三台。
旧章已自超前代,新礼何须究曲台。
总谓庆成开宴日,师臣奏颂擅雄才。
这首诗描绘了在皇家祭祀仪式上的盛况与庄严氛围。首句“喜看蓂荚长尧阶”,以蓂荚(一种象征吉祥的植物)的生长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表达了对盛世景象的喜悦之情。接着,“雨露恩深及草莱”一句,运用了“雨露”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君主恩泽遍及民间,体现了君民一体、国泰民安的主题。
“百辟衣冠陪大祀”描绘了众多贵族官员在皇家祭祀时的庄重仪态,展现了礼仪之邦的风貌。“中天星斗拱三台”则通过星辰与皇宫建筑的对应,寓意着皇权的神圣与不可侵犯,同时也暗示了朝廷的稳固与和谐。
“旧章已自超前代,新礼何须究曲台”两句,既赞美了传统礼仪的卓越,又肯定了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双重重视。最后,“总谓庆成开宴日,师臣奏颂擅雄才”则预示了庆典之后的宴饮与文采飞扬的颂歌,展现了文化与艺术在盛世中的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不仅赞颂了国家的繁荣与君主的仁德,也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对创新精神的推崇,是一首富有深意与艺术性的作品。
石鏊久已传,往还迷所自。
下马诘亭卒,指以水之涘。
徐行即其旁,执钁俟我至。
问其将胡为,云此久埋秘。
泥沙亦易发,应手可立致。
逡巡肆挥举,两鏊露精粹。
青如碧琅玕,光莹非琢治。
圆模出自然,小大羌有贰。
石根不可穷,名鏊乃以类。
象物固其偶,芜没良可喟。
傥非以名求,何以见珍异。
顾我乏高才,为诗强标识。
仲尼大圣人,文武亦云学。
况其下者乎,而不事砻琢。
伊予之逢辰,进本任愚朴。
今辱寄中山,地重扼幽朔。
日惧不克堪,误上所简擢。
古之良守帅,功业甚奇卓。
思以救空疏,志慕极坚确。
后圃新吾堂,左右谨图模。
公馀时纵观,大可儆龊龊。
奔雷发聋聩,皎日破昏浊。
苟能奉规矩,曷愧大匠斲。
或此贤宾僚,指顾便扬攉。
四座企清风,耳目外优乐。
子好虚名哉,事实出诚悫。
庶几得涓尘,聊以助海岳。
唯有大忠心,不在先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