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鏊》
《石鏊》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古风

石鏊久已传,往还迷所自。

下马诘亭卒,指以水之涘。

徐行即其旁,执钁俟我至。

问其将胡为,云此久埋秘。

泥沙亦易发,应手可立致。

逡巡肆挥举,两鏊露精粹。

青如碧琅玕,光莹非琢治。

圆模出自然,小大羌有贰。

石根不可穷,名鏊乃以类。

象物固其偶,芜没良可喟。

傥非以名求,何以见珍异。

顾我乏高才,为诗强标识。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石鏊》。诗中描绘了对一块奇特石头的发现与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诗的开篇“石鏊久已传,往还迷所自”,点明了石鏊的古老与神秘,暗示了它不为人知的历史。接着,“下马诘亭卒,指以水之涘”描述了诗人如何在偶然间发现了这块石头,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

“徐行即其旁,执钁俟我至”则展示了诗人对这块石头的尊重与期待,他耐心地等待着,准备挖掘并一探究竟。接下来的“问其将胡为,云此久埋秘”则引出了对石鏊来历的疑问,增加了故事的悬念。

“泥沙亦易发,应手可立致”表明了诗人对石鏊的发掘过程充满了信心,而“逡巡肆挥举,两鏊露精粹”则生动地描绘了石鏊被揭示出来的瞬间,展现了其独特的形态与质地。

“青如碧琅玕,光莹非琢治”是对石鏊外观的赞美,将其比作珍贵的碧玉,强调了其自然之美与未经雕琢的纯净。接着,“圆模出自然,小大羌有贰”进一步赞美了石鏊的形状与大小,显示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石根不可穷,名鏊乃以类”表达了对石鏊来源的不解与对其所属类别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象物固其偶,芜没良可喟”则是对石鏊形态的进一步描述,并对其可能象征的意义进行了思考,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最后,“傥非以名求,何以见珍异”表达了对石鏊价值的认识,认为如果不是以其名求,人们可能无法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顾我乏高才,为诗强标识”则谦虚地表示自己虽无高才,但仍然尽力以诗歌来表达对石鏊的赞美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石鏊的发现、挖掘、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

一枝竹叶如溪北,半树梅花似岭南。

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

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0)

题故人废宅二首·其二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

薄暮停车更悽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0)

酬乐天叹穷愁见寄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

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

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

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0)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

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

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0)

宿洄溪翁宅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0)

霅溪馆送韩明府章辞满归

洛令从告还,故人东门饯。

惠爱三年积,轩车一夜远。

晓月离馆空,秋风故山晚。

荣君有嘉荐,顾我阻游衍。

宿昔峰顶心,依依不可卷。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