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二》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国步乘阳九,胡尘暗上京。

支倾隆大厦,却敌隐长城。

草木知春泽,狐狸绝夜鸣。

云台瞻衮绣,千古继哀荣。

(0)
注释
国步:国家命运。
阳九:古代历法中指极凶之年。
胡尘:胡人入侵时扬起的尘土,代指敌人。
京:京城。
支倾:支柱倾斜。
隆大厦:宏伟的殿堂。
却敌:抵御敌人。
长城:象征防御工事。
春泽:春天的恩惠,比喻皇恩。
绝:停止。
夜鸣:夜晚的哀鸣。
云台:宫殿中的高台,常用来指代朝廷。
衮绣:皇帝和官员的华美服饰。
千古:千秋万代。
哀荣:悲哀与荣耀。
翻译
国家命运正值阳九之灾,胡人入侵烟尘笼罩京城。
栋梁支柱摇摇欲坠,仿佛要倾覆宏伟的殿堂,抵御敌人的长城却悄然隐身。
草木感知春天的恩泽,夜晚狐狸不再哀鸣。
在云台上瞻望华丽的官袍,历代君王的哀荣在此延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军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其中“国步乘阳九,胡尘暗上京”两句,设定了边疆战事的背景,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战争氛围。“支倾隆大厦,却敌隐长城”则进一步描绘了军队在坚固建筑和长城旁的对峙场景。

“草木知春泽,狐狸绝夜鸣”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节,如草木感受春天的滋润和狐狸在静谧的夜晚发出的叫声,展示了战争之外的宁静与生命力。这些意象既是对比,更彰显了战事的紧张与艰辛。

“云台瞻衮绣,千古继哀荣”则是一种从历史角度出发,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望和赞颂。云台可能指的是帝王或贵族居所,而衮绣则是华美的织物,这里象征着对往昔辉煌文化遗产的怀念。而“千古继哀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英雄事迹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世的荣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战争场面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过往英烈的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客舍书事五首·其一

客景真愁绝,凄凉倍旧年。

草穿沙嘴缩,云住屋头偏。

灶冷厨烟湿,窗低檐溜悬。

畏寒难出户,尽日得高眠。

(0)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其四长廊岩

脩岩如长廊,下有流泉注。

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0)

送胡适斋先生教授瑞州

大冶平生铸金手,干莫鼎彝随质就。

萧骚霜鬓海陵风,两眼眵昏数科斗。

陋邦文采狸豹变,潮永他年说韩柳。

天官铨材定铢寸,还我耆儒善江右。

高安道院士素淳,近来与化移易否?

安定传家教条在,培植嘉生待薪槱。

莫言冷官只文字,钱谷簿书更纷纠。

几何出入漫不省,诡对未宜师户牖。

韦编一束当韦佩,大耐规模当大受。

此日沙头一杯酒,先生东下仆南首。

坐看安定门人多,四海同风轶嘉祐。

(0)

春日效宫体

雨洗芳尘绝点埃,桃花零落海棠开。

沈香亭小围红树,太液池清映绿苔。

夜月也曾悬汉殿,朝云何只在阳台。

六宫帘捲东风软,一派仙音翠辇来。

(0)

归去来图

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

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

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

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

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0)

玉簪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

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

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

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

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