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去来图》
《归去来图》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

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

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

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

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的向往与追忆。诗中的“渊明豪气”表达了对陶渊明不拘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赞美。接着,“翱翔八表凌天衢”描绘了陶渊明在精神世界中的自由飞翔,象征着他的超脱和高远。

“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则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辛勤耕作,以及他对自然环境的细心呵护,同时暗含了对某种杂草(刘寄奴)的警惕,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警觉。

“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表明了陶渊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和选择,中年时或许有与志同道合者共事的愿望,晚年则心满意足于回归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状态。

“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认同,即虽物质上简朴,但内心充实,对过去有所怀念,现在则与朋友共享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流露出诗人对陶渊明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无法与之相会的遗憾,通过哀歌和抚卷表达内心的悲凉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自由、和谐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每闻同列进,不觉寸心忙。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八十三烟霞洞

玉像存深洞,烟霞分外多。

焚香千骑入,猿鸟不经过。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二天竺峰

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

占尽湖山秀,最宜烟雨开。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四十一朱崖

彤霞贯来久,赤石异诸崖。

月照夜光发,风生云雾埋。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金沙井

泉脉应通海,沙痕漾细金。

成仙吾未必,一酌洗烦心。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十三林和靖桥

不作市朝客,甘为渔钓翁。

柴门危径断,犹喜一桥通。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