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
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
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宴会场景。"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两句,设定了宴会的背景:在美丽的女子和繁茂的花树之间,春天的气息弥漫,而远处的花园中笼罩着一层薄雾,月亮已经开始降低。这样的景色既显得温柔,又带有一丝神秘。
接下来的"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两句,则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意外的打断:宴会上美妙的歌声此起彼伏,但就在清脆悦耳的歌声即将转换到新的高潮时,一群流莺(一种水鸟)被惊扰,飞起来却找不到栖息之地。这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生动场景,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总是无处不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宴会氛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中不可预知变化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也体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和生活细节观察的深度。
劝君且醉瓮头春,休把升沉累此身。
自古功名须遇主,到头富贵不由人。
蟠胸器业元高世,落笔词章更出尘。
道在何忧年少去,九重前席会相亲。
六曲朱阑瞰碧虚,淡烟秋水接平芜。
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
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
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
采石江头风昼息,掀天雪浪平如席。
沿崖小泊客心宽,攀萝曾看望夫石。
天涯望断人不归,露寒犹想泪沾衣。
争似石翁携石姥,年年对峙夹冈道。
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比翼鸟,连理枝。
年多物化徒尔为,长生殿里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