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古寺》
《经古寺》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殿宇半隳摧,门临野水开。

云凝何代树,草蔽此时台。

绕塔堆黄叶,沿阶积绿苔。

踟蹰日将暮,栖鸟入巢来。

(0)
注释
殿宇:古代的建筑物。
半隳摧:毁坏了一半。
门临:大门面对。
野水:野外的水。
云凝:云雾凝聚。
何代树:不知哪个时代的树木。
草蔽:被草丛遮蔽。
此时台:当时的平台。
绕塔:围绕着佛塔。
堆黄叶:堆积着落叶。
沿阶:沿着台阶。
积绿苔:积累着青苔。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
日将暮:太阳即将落山。
栖鸟:归巢的鸟儿。
翻译
宫殿一半毁坏,大门面对野外的水边。
云雾凝聚在不知哪朝的树木上,杂草遮盖了当时的平台。
围绕着佛塔堆积着黄色的落叶,台阶上覆盖着绿色的青苔。
我徘徊直到黄昏将近,归巢的鸟儿纷纷飞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古寺的图景。开篇“殿宇半隳摧,门临野水开”两句,通过对殿宇破败和门前野水流淌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被时间遗忘、与世隔绝的古老寺庙。接着,“云凝何代树,草蔽此时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废感,云间树木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往事,而台阶则被野草所覆盖。

“绕塔堆黄叶,沿阶积绿苔”两句,则从细节上刻画出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侵袭。塔周围散落的枯黄叶子,与沿着台阶缓缓生长的青苔,共同构筑了一幅秋意浓厚、生命力与衰败并存的图景。

最后,“踟蹰日将暮,栖鸟入巢来”两句,以日落和归巢的鸟儿为切入点,勾勒出一个即将陷入夜色、充满静谧感的场景。鸟儿归巢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这个古寺的孤寂与静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造建筑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与时光的无情,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往昔荣华、现在荒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不寐

卧不能安坐到明,起来童子强扶行。

薰风紫笋都催老,细雨黄梅未放晴。

语燕似传今日事,吠蛙还作去年声。

馀龄断送知何物,不问书生问曲生。

(0)

遇兴七首·其三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0)

遇兴七首·其二

卧琴双膝上,含情共不发。

美人隔秋山,不弹嗟远别。

秋山一万重,岂无云路通。

愿携金徽去,负重难相从。

(0)

题名山草亭送户部侍郎王公民望致仕归华容和守溪韵

城南归路踏平芜,望入明山兴不孤。

篱菊开迟应待玉,沙鸥睡稳亦忘吾。

风流可续睢阳会,烟景谁争贺鉴湖。

圣主恩深廊庙远,先忧一念未应无。

(0)

石门咏石将军次壁间韵

精爽千年护石门,晚风黄叶乱山村。

时危暗洒英雄泪,貌古全无斧凿痕。

故叠夜嘶惟石马,老兵秋酹只匏尊。

望夫多少山头妇,不似将军殿塞垣。

(0)

望夕

暑郁庚重伏,阴疑魄正圆。

羽虫明可数,萤火暗能然。

尘土开清景,光华照暮年。

浩歌追太白,把酒问青天。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