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师川罪余作诗多恐招祸因焚去笔砚入居九峰投老庵读高僧昙谛传忽作数语是足成之以寄师川师川读之想亦见赦二首·其一》
《徐师川罪余作诗多恐招祸因焚去笔砚入居九峰投老庵读高僧昙谛传忽作数语是足成之以寄师川师川读之想亦见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归来卧起有馀适,老去消磨无杂缘。

门外不知何岁月,梦中亦觉在云泉。

千年高道谁酬价,一世清闲我卖钱。

安得道人江北去,此诗先录寄师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归来卧起有馀适,老去消磨无杂缘。”诗人归隐后,生活简单而自在,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两句通过对比“归来”与“老去”,展现了诗人从忙碌到闲适的心路历程。

“门外不知何岁月,梦中亦觉在云泉。”门外的世界仿佛与诗人隔绝,时间变得模糊,他甚至在梦中都能感受到远离尘嚣的云水之乐。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脱态度。

“千年高道谁酬价,一世清闲我卖钱。”诗人自比为千年高道,虽无名利之求,却也享受着清闲的生活。这里既有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自豪,也有对世间功名利禄的淡然。

“安得道人江北去,此诗先录寄师川。”诗人希望有道人能一同前往江北,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同时也将这首诗先寄给好友师川,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初春·其四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

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

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

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0)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久客疏归计,吾徒足醉眠。

风尘犹逆旅,服食岂神仙。

老母须微禄,郎官亦冗员。

时名非我意,诗句众人传。

鸡肋堪谁弃,蛾眉幸自全。

羁情惊岁晚,法署向秋悬。

窃笑吹竽滥,深惭抱瓮贤。

青云浮世外,白眼贵游前。

流俗终违性,佯狂始入玄。

所甘才太拙,敢望病相怜。

寄字存加饭,兴言问着鞭。

支离如昨日,飞动异当年。

直觊亡殷社,殷忧切御筵。

逐臣收佩玦,大将与兵权。

报主谋安出,和戎议已偏。

乘舆空汗血,锦绣被貂蝉。

帷幄今何事,京师未晏然。

乾坤多垒后,仕宦畏途边。

海岱生瑶草,朋从拾紫烟。

伊余方物役,回首蓟门天。

(0)

荅寄华从龙户曹

起草当年汉署才,毗陵尺素为谁来。

山中鸿雁三秋色,江上浮云万里台。

总是风尘淹伏枕,空将日月老衔杯。

清时仲蔚非无意,谢客蓬蒿更不开。

(0)

送张直卿再迁三楚参政

谁言才子竟漂零,十载功名满汉庭。

前后两曹推起草,风流百粤让谈经。

重来方岳分荆楚,此去江湖识岁星。

明主赐环今日事,武昌杨柳几回青。

(0)

元美望海见寄

白云东望十洲开,苦忆玄虚作赋才。

大壑秋阴生蜃气,扶桑日色照楼台。

波涛汉使乘槎过,风雨秦王策石来。

纵有三山何可到,不如相见且衔杯。

(0)

寄元美·其三

紫塞春风散羽书,使君高枕见离居。

人间不识胡名马,门下犹传海大鱼。

开府少阳还气色,登台东岳复何如。

遥知醉后吴歌发,落日萧条薄望诸。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