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美望海见寄》
《元美望海见寄》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白云东望十洲开,苦忆玄虚作赋才。

大壑秋阴生蜃气,扶桑日色照楼台。

波涛汉使乘槎过,风雨秦王策石来。

纵有三山何可到,不如相见且衔杯。

(0)
鉴赏

此诗《元美望海见寄》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壮阔的海景与深邃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联“白云东望十洲开,苦忆玄虚作赋才”,以白云为引子,遥望东方,仿佛能见到传说中的十洲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才华横溢的期待与向往。

颔联“大壑秋阴生蜃气,扶桑日色照楼台”,描绘了一幅海面上秋风萧瑟、蜃气弥漫的景象,与远处扶桑的日光照耀下的楼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也寓意着人生旅途的复杂与多变。

颈联“波涛汉使乘槎过,风雨秦王策石来”,借用了古代神话与历史典故,将汉使乘槎渡海与秦王策石的故事融入其中,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隐喻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不屈。

尾联“纵有三山何可到,不如相见且衔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无奈,虽然心中渴望与远方的朋友相聚,但现实却难以实现,只能暂且借酒消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滇阳六景·其三玉案晴岚

山如玉案自为名,卓立天然刻画成。

白昼浮岚浓且淡,高秋叠翠雨还晴。

阴连太华千寻秀,影浸滇池万顷清。

杖策何当凌绝顶,滇南一览掌中平。

(0)

固关道中

崎岖天路仄,径绝险摩空。

直此盘回上,何难霄汉通。

阴晴山向背,苦乐辙西东。

百二秦关接,重重控禹功。

(0)

华顶道院见三十六峰老农吴青霞题诗壁间寄赠

袖拂刚风倚天阙,忽见龙蛇气蓬勃。

君从三十六峰来,独上莲花揽明月。

自是君身有仙骨,放歌长向烟霞窟。

回头却笑韩退之,痛哭苍龙岭上时。

(0)

满江红.青岛

一角青峰,敌三面、洪波环绕。

尽年年、鼍鸣蛟舞,潮吞浪扫。

碣石南来湾势转,扶桑东指帆痕小。

问登封、七十二君多,谁临眺。兵气靖,夷歌闹。

灯火夕,亭台晓。访元明残石,华楼遗庙。

山色迥凝松翠秀,春风浓展樱花笑。

向鱼鳞、峡畔认题名,吾曾到。

(0)

清平乐.春夜闻笛

溶溶漾漾。一笛清宵响。

灯尽小楼人再上,月在柳梢怊怅。梁间燕子惊猜。

也教伴我悲怀。不听怎生便睡,听时春恨偏来。

(0)

卜算子.初春游寓山看花

春半绿茵齐,处处香风透。

满目青山点翠苔,景色依然秀。

尽道柳丝黄,不解梅花瘦。

回首莺啼深树时,正是秋千候。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