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荅寄华从龙户曹》
《荅寄华从龙户曹》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起草当年汉署才,毗陵尺素为谁来。

山中鸿雁三秋色,江上浮云万里台。

总是风尘淹伏枕,空将日月老衔杯。

清时仲蔚非无意,谢客蓬蒿更不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寄华从龙户曹》。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首联“起草当年汉署才,毗陵尺素为谁来”,开篇即以“起草当年”点出与友人往昔的深厚情谊,而“毗陵尺素”则暗示了书信的传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在毗陵的思念之情。这里,“尺素”不仅指代书信,也暗含着友情的珍贵与距离的遥远。

颔联“山中鸿雁三秋色,江上浮云万里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借鸿雁南飞、江上浮云,寓言了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山中的鸿雁象征着友人,它们在秋天南飞,寓意着友人远离,而江上的浮云则象征着广阔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感。

颈联“总是风尘淹伏枕,空将日月老衔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里的“风尘淹伏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而“空将日月老衔杯”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消解思念之情,但这种努力终究徒劳无功,只能让时间在孤独中流逝。

尾联“清时仲蔚非无意,谢客蓬蒿更不开”,以古代隐士仲蔚和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清平之世,却仍怀有归隐之意,但现实的束缚与无奈使得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里,诗人借古人之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0)

荷湖行为赵忠州寿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人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湛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甘比蜜,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

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0)

池阳地寒梅开甚晚上元后始见疏花一夕春雪晓起观梅为梅解嘲

千林一夜散琼瑰,莫诮亭前春后梅。

未入纷纷红紫队,不妨曾是雪中开。

(0)

癸未二月廿五日访周道人西庵戏题

道人邀我饭胡麻,半日清閒得远家。

多少欲来无路问,空于洞口觅桃花。

(0)

寿洋川李守昌谔二首·其一

桂子风高瑞霭浮,晓来无处不欢讴。

共怀襦裤歌廉范,更指龟蒙祝鲁侯。

风月莫辜三十咏,星霜行阅八千秋。

皇家正重惟良寄,衮服归公正黑头。

(0)

别留少微兼呈玉堂先生·其三

四海弟兄能有几,平生臭味许谁同。

遥知夜雨连床际,应说南中有客穷。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