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高风卧草堂,殷勤三顾笃楼桑。
固应感激终身识,二十一年那便忘。
遗世高风卧草堂,殷勤三顾笃楼桑。
固应感激终身识,二十一年那便忘。
此诗《题董展三顾草庐图》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历史典故。诗中通过“遗世高风卧草堂”一句,赞美了诸葛亮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高尚品格。接着,“殷勤三顾笃楼桑”则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前往草庐拜访的情景。后两句“固应感激终身识,二十一年那便忘”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并强调这种情感将伴随其一生,即使过去了二十年,这份记忆也不会被遗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知遇之恩和忠诚守信的价值观。通过简练的语言,弘历成功地将历史故事与道德教化融为一体,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吴杉制器五尺强,棬如胡椅长如床。
方藤细簟曲木枕,意匠颇觉吴工良。
高眠稳坐两不妨,坐非箕踞眠非僵。
由来万物各有用,一物两用无遗长。
夜来我在元龙宅,醉卧此床呼不得。
归来展转不成眠,梦想犹疑在床侧。
吾家老父年七十,此物何由置堂室。
祇因为乐胜潘舆,恨不可怀如陆橘。
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
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
王君东南豪,才气绝躯干。
一经重贤科,百里见雄断。
西曹美风裁,而复爱文翰。
还操老吏笔,却判诗家案。
入朝更出守,恩诏何涣汗。
莆阳亦名邦,金紫蔚相烂。
清风散尘歊,好雨知岁旱。
勋名竟当成,轫发此何但。
吾翁蒙泉老,遗迹犹可按。
谤言昔徒兴,白黑久乃判。
古来经济士,不受群疑绊。
送子独含情,临风几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