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浙中三首·其三》
《初入浙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洪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村柿栗熟,客舍稻粱秋。

池足能言鸭,蹊多喘月牛。

如闻息战斗,剩欲起歌讴。

鼓楫临江誓,谁为祖豫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入浙中时所见的乡村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山村柿栗熟,客舍稻粱秋”,以“熟”字点明季节,柿子和栗子挂满枝头,稻谷和粱米丰收在望,展现出一幅丰饶的秋日乡村画卷。这里既有自然界的丰收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富足的感慨。

颔联“池足能言鸭,蹊多喘月牛”,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鸭子在池塘边悠闲地游动,似乎在交谈,而牛儿在小径上缓缓行走,喘息声与月光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略带寂寥的画面。这一联通过动物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和与自然之美。

颈联“如闻息战斗,剩欲起歌讴”,转折处,诗人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回响,仿佛能感受到过去的战争与动荡。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渴望起歌讴,表达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反差,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也流露出对当下安宁生活的珍惜与赞美。

尾联“鼓楫临江誓,谁为祖豫州”,引用历史典故,借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许。这里提到的“鼓楫临江誓”可能暗指古代将领誓师出征的情景,而“谁为祖豫州”则可能是对某位英雄的称颂,或是对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和平与繁荣的领袖的期待。整个尾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观全诗,洪炎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入浙中时所见的乡村风光与内心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洪炎
朝代:宋   字:玉甫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生辰:1067~1133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你喜欢

忆秦娥

头如雪。尘缘滚滚无休歇。无休歇。

买田筑屋,是何时节。从今事事都休说。

巢安寮里藏疏拙。藏疏拙。许谁为伴,溪山风月。

(0)

和李提干携诗相访

古来论人物,西蜀名士多。

李侯有酝藉,自爱如随和。

不肯扣朱门,漫刺独我过。

笔端金石鸣,音节如九歌。

小拂榻上尘,挥麈倾悬河。

岁月易晼晚,功名忌蹉跎。

西风向摇落,如此羁旅何。

倦游且西还,万里行江沱。

士诚有所挟,光彩终不磨。

翰墨更著鞭,渊云可同科。

(0)

和清老韵·其二

蝉蜕尘埃外,翛然世累轻。

开堂聊演说,杖锡遂飞行。

画妙人难及,诗豪我亦惊。

笔端游戏尔,法忍贵无生。

(0)

喜晴

云上山椒鸣竹鸡,愁行客路踏青泥。

穷人也得天调护,乞与新晴可杖藜。

(0)

阆州新井丰山镇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莱公书海棠花绝句云喧风花杂满栏香尽日幽吟叹异常翻笑牡丹虚得地玉阶开落对君王近岁邑令刳取墨迹寘邑之厅柱今独石刻在

荒山古刹殿柱头,莱公题诗说羁游。

当时海棠不择地,有似野水横孤舟。

澶渊功成返黄屋,东府夜宴烧椽烛。

老向雷州著绿衫,蜀芳剪弃吴船覆。

一骥向来超万群,谁与九原呼相君。

天寒酒浅不供醉,卧看北风吹阵云。

(0)

奉伯秋

要凭稽古力,尚阻列仙科。

富贵终愁逼,才名已患多。

庙堂遵故事,经学到新罗。

拭眼看收拾,天池濯素波。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