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江城不起尘,朔风吹雪正频频。
台端老柏贞心劲,墙外疏梅冷蕊新。
地气已应清瘴疠,岁华行复见阳春。
久知樗散无他补,祗咏丰年慰远民。
腊月江城不起尘,朔风吹雪正频频。
台端老柏贞心劲,墙外疏梅冷蕊新。
地气已应清瘴疠,岁华行复见阳春。
久知樗散无他补,祗咏丰年慰远民。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江城的宁静与雪景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腊月江城不起尘,朔风吹雪正频频”,开篇即以“腊月”点明时节,江城在严寒中一片静谧,没有尘埃飞扬,只有凛冽的北风和频繁飘落的雪花,营造出一种纯净而肃穆的氛围。
颔联“台端老柏贞心劲,墙外疏梅冷蕊新”,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老柏树坚韧不拔,即使在寒冷中也保持其坚贞的心性;墙外的梅花虽稀疏,但其冷艳的花蕊却在严冬中展现出新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颈联“地气已应清瘴疠,岁华行复见阳春”,诗人观察到大地的寒气正在驱散病态,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带来温暖与生机,表达了对自然循环规律的敬畏与期待。
尾联“久知樗散无他补,祗咏丰年慰远民”,诗人自谦自己如同樗木一般,无法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但他希望通过歌颂丰年,来慰藉远方的百姓,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和朴素的民本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赞美,更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关注现实、心系苍生的精神风貌。
少年高折蟾宫桂,馨香散满仙城第。
今年挟策谒明君,彤庭拜职荣遭际。
儒官原是最清阶,授业传经称素怀。
不妨水远山长去,凉秋九月渡琼崖。
琼崖自昔称奇甸,钟灵孕秀多文献。
更有白玉诸老仙,爱此明都每留恋。
羡尔风流伯仲间,翛翛行役几关山。
高帆万里驰一刻,吞吐沧溟祇等閒。
沧溟东望多烟屿,想到蓬莱无几许。
我有金函尺素书,凭寄白云旧真侣。
白云丹水自悠悠,朗吟骑鹤忽千秋。
电光泡沫人间世,何当更订铁桥游。